|
北京朝阳区润丰学校李莉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91-93的教材,在编排上,与北师大教材有所不同。“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也是一组数量个数所得的商。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及以后学习稍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下面,我就对李老师《平均数》一课,谈一些肤浅的看法,我认为李老师这节课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1.选材贴近生活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李老师课上所举的创设的情境是“学生与老师的篮球投篮比赛”,由此导入新课,开始进入新知学习;在巩固练习时呈现的是“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1.6米,队员李强可能1.5米吗?”“小马过河平均水深1.2米,小马1.4米,会有危险吗?”“北京市男性的平均年龄”“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等问题,这些均选取了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孩子更能体会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情境创设恰当到位
本节课的知识学习上,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学生与老师的篮球投篮比赛”,一步步深入引导,孩子对每一个问题老师是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李老师适时也用同桌交流的办法。在学生的学习交流汇报中,引出什么叫平均数,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除以份数或移多补少,并且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从感官上真正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就把“老师”的投篮次数设定为4次,其他学生为3次,通过学习,孩子们就明白了:平均数还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这个就让孩子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就掌握了平均数运用的主旨。而在这种情境创设下的课堂,学生的表达经常能得到赞许,思考也更加积极。
3.关键问题出现适时
李老师的课堂注重知识的适当点拨,而使学生对课的认识步步深入的,是在关键问题的提出与点拨。
关键问题一:在小邵投了3次分别是3个、4个、5个这一环节,随着与孩子交流后运用“移多补少”的办法知道“4”能表示小邵投篮的一般水平。老师追问:这个表示小邵投篮一般水平的“4”和他第二次投中4个的“4”一样吗?(关键问题一)此时得出了第一个“4”是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小邵第二次投中的4个中的“4”,是指一次投篮的结果,明晰了平均数的意义。
关键问题二:在老师投4次,分别是4个、6个、5个、1个这一环节,老师运用了“猜——估——算”这三个步骤,孩子知道了李老师并不是第一名。在“估”这一环节,学生的估数范围均在“3”“4”“5”。老师追问:为什么不猜6?为什么不猜1?(关键问题二)在这样的辨析中,孩子得出了“最大数>平均数>最小数”,明确了平均数的范围。
关键问题三:李老师把原来老师4次投篮的“4个,6个,5个,1个”又变换成“4个,6个,5个,5个”及“4个,6个,5个,9个”,在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次的投篮的平均数后,出示三种4 次投篮的篮球实物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老师问:观察3组投篮结果,你都有哪些发现?跟小组同学说一说。(关键问题三)”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讨论结果,李老师借助PPT,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平均数的特点:“一个数变化,平均数就会发生变化,平均数很敏感,它与每一个数都有关系”。这个特点的明确,让平均数学习的内涵更加丰满。
总的来说,关键问题的适时出现及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对教学重点内容的一步步升华,有效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
如果说,我还有点小建议的话,就是李老师在学生进行猜测、交流、辨析后,能否再明确清晰地总结 ,总感觉以学生的语言来代替“总结 ”,很模糊,这是环节结束时的点睛之语,很重要。
李老师的课堂让人置身于其中不厌烦。课堂虽安静,但学生思维含量高;教学设计虽朴实,但学生表现很精彩。李老师的课堂主要让学生去思考、去想办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计算方法、特点,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中来。这样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参与进去,真正让学生动脑思考、大胆参与,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我想,李老师做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