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琵琶行》前,我难以想象一个人演奏的过程可以用这么精致的语言去叙述。虽说诗中对琵琶女演奏的描写让我震撼,但她回忆往昔的片段更令我印象深刻。在她生活的极热闹到极冷清里,有种繁华尽去的忧郁和哀伤。故曰:来者珍惜,去者放下,且行且珍惜。 她年轻时可谓风光无限,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京城富家豪族子弟听完她的演奏,都争送丝帛给她,一曲下来收到红绡无数。可暮去朝来,“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商人大概忙于生意,常常不在身边,她只能江口独守空船,“梦啼妆泪红阑干”。 只有在我们的生命很美好、很繁华的时候,才很难意识到美好的事物终究会结束。那名女子在生命的繁华之中,不也是“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吗?所以说,“生命中的繁华”与“记忆中的繁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记忆里的繁华,只是对衰败现实的一种慰藉。 《琵琶行》里的女子在回忆的时候,并没有讲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只是叙述她年轻时有多红,过得有多愉快。像《红楼梦》里曹雪芹描述贾府里人们的生活,也只是用笔墨去记录他们以前吃的食物,形容他们过去穿的衣服。虽说讲的都是些吃喝玩乐之事,但从中我们更能感受到贾府过去的繁盛和现在的衰落,因为在追忆繁华之中并不会有多少伟大的事情发生。 我曾在书店里翻看过白先勇的《台北人》。身为白崇禧之子,他的家世曾十分显赫,但来到台北白家失势后,他没有从回忆中挣脱出来。像当他看到当时台北的“五月花”时,就会下意识地和上海的“百乐门”比。那些回忆太华丽、太繁盛了,以至于看一眼身处的现实都会有很深的伤感。他和琵琶女一样,都是看着繁华从眼前消逝的人。 过去的繁华固然难忘,但我们不应只沉迷于过去。追忆繁华的人,其实记忆里的繁华早已成为历史。花开花落,风卷云舒,繁华过处,总会有些事变为回忆,总会有美好变为曾经。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不应花精力怀念过去,而应该面朝当下;不应祈祷生活能回到过去,而应该让自己能面对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