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育新课标研修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 08:3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研读新课标,把握课改新脉搏。为了更好地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助推新学期课改和教学工作,利用暑期我再次研读体育新课程标准,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次新课标中重点突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围绕核心素养,加强了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领域不断拓宽,内容更加具体化。体育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学生健康锻炼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要把学生看作完整的、具有身心发展和一定潜在能力的个体,立足于学生体质增强的长远目标,加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以及坚定的意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的内容拓展

新课标在原有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等奠定学生身体素质的大项上,增设了“专项运动技能”版块,收录了六大类运动,分别是球类、田径、体操、水上或冰雪、中华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其中的较为突出的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传统体育类运动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如长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式摔跤、太极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墩球等);这对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让现代年轻人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国家古老的文化底蕴。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和时尚运动类项目(如花样跳绳、滑板、极限飞盘、跆拳道、独轮车、小轮车、飞镖等)。通过新兴体育类的学习能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中时尚运动类项目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

教会,就是要上好体育课,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使每个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然后围绕教会、勤练、常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尽量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可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整合资源,彰显“以体育人”功能,定期组织综合或专项学生体育运动会。引导学校因地制宜、经常性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体育赛事体系,切实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调动“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积极性支持学校体育。

四、突出水平的大单元教学

为了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本次课标提倡大单元教学。同时,要加强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学练,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要避免把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割裂开来、断断续续实施教学,或在一个时间段内教授不同项目,导致运动技能学习的负迁移。大单元教学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项目的运动技能,又能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

五、加强学段衔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课程标准(2022)》还强化了幼小衔接,小学一、二年级的所有课程都将在设计层面更加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此外,新课标明确要求学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研读新课标,结合教学实际,落实新课标要求,立足体育课堂,贯彻健康第一,培养学生主动运动兴趣,使运动成为学生的习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7: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