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在外面听讲座,看到在专业方面做的不错的老师,我们都会不断的追问老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名师和专家都在说阅读、读书的事,可是在追问如何阅读?读哪些书的时候?却有点含糊其辞,讲不到点上,推荐的书读起来似乎于己无关紧要。现在想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博览全书怎么会能甄别出来好处和坏处?怎么会有目的的针对不同的研究需求给出精华的书目呢?祁教授给我们分享了怎样做文献检索,相比较本科时老师只是讲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的搜查方法,祁老师更多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推荐了很多书籍、书刊。
先来介绍介绍我们的祁教授,本科生读的经济方向,拿下了证券公司的4个含金量很高的证,手握注册会计师证,即使是现在投简历,半个月之内肯定有猎头来找他。研究生他学的是管理,读博的期间才转了教育方向。整个一下午三个小时的课程,他滔滔不绝的为我们讲述各种文献、资料,真是信手拈来。嗜书如命的他每年买书支出至少有1万多块钱,偶尔他还会在旧书堆上去淘一些经典的书,作为工具书保存下来。
文献检索可以这样来找,比如说基础教育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找一些核心的具有权威性的期刊,CSSCI进行阅读。教育词典,教育研究手册和教育百科全书:《词海》教育、心理分册;《教育学文集》翟葆奎主编;《中国教育大系》顾明远主编;《世界教育大事典》顾明远主编。我们还要阅读一些外国文献,直接阅读外国文献比翻译过来的中文文献会更流畅一点,我们要养成阅读外文文献的习惯,学习国外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我们做研究的一个不错的思路。文献后如烟海,我们边做研究边检索,大量的文献收集才能找到核心文献,也许你一下午下载几百篇文章,然后从其中找到三四十篇,然后手动记录做备注,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找到研究的方向。检索到什么时候就可以了?是否找到两三个频繁被他人引用的关键性的文献或者关键性的作者?是否找到三个不同意见或立场正方和反方的综合性的综述性的文献?是否找到了研究文献的三个不同阶段,后续研究的阶段和之前的阶段有什么不同?
关于经典,祁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名著是不容易读懂的,如果大家都能读得懂,何谈经典之说。我们可以从经典的二手文献来进行阅读,找一些水平比较高的二手文献,比如说论语,可以读李泽厚著的《论语今读》;卢俊儿的《爱弥儿》情节较慢,缺乏时代感,我们可以读窗边的小豆豆。此外还有姜戍的《狼图腾》,让读者有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源的激情和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的严重缺失的。此外还有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谢泳编的《胡适还是鲁迅》《鲁迅全集》《胡适全集》,肖川《教育的理念与信念》《教育的真情和与智慧》,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肖川、刘铁、张文质、许踢良的教育博客。最记得最伟大的成就永远是由这一类人业余爱好者所创造的,并非那些受薪的雇工,从“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不能给研究带来直接而系统的关照,但它至少可以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祁教授校长号召我们基本文献的阅读数量从10本开始,可以每周读一本,自己写心得体会。这让我想起来了,朋友圈的教育博客编辑飞翔的梦、颜色等几位博客编辑大咖不间断的就会晒出自己的阅读书目,如此忙的工作,还能挤出来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我想除了兴趣爱好之外,更强的是自律。就像祁教授说的,“刘良华教授做学问痴迷到如此的程度:他会买一个星期的食物放到冰箱里面,然后拿出来一堆书,一个星期什么也不做,就在那里面安安静静的读书写文章,而且他很高产,核心期刊每年都会有七八篇文章,头发都给剃光了。”祁教授的办公室的老师,每两周都会抽一个晚上专门来交流自己的文章和阅读的书目,这不失一个好办法!
生活你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