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托尔斯泰曾把理想的书籍喻为智慧的“钥匙”。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我会识字后不久,就开始读书。最开始,我读的是绘本、连环画之类的小书。小小的我会看着插图、点着文字,一字一句地念出来。遇到不大会读的章节,我就跑去找妈妈,让她读给我听。也是在那个时候,三四岁的我养成了妈妈讲故事时边听边记下字的读音的习惯一这不仅锻炼了我的理解能力,也扩大了我的识字量。也正是拜我读书的好习惯所赐,我中、大班时就开始念拼音读物。慢慢地,我对字的记忆力、理解力愈加增强。因此,在一二年级别人还在读拼音读物时,我就开始自己读一些少儿小说——像《甜心小米》、《小鹿斑比》、《老鼠日记》……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后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我开始阅读像《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这样有关于人性、人生道理的书,读完后,我会回味、总结、反思: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什么,生活中,我有哪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而随着像《半小时中国漫画史》、《笑猫日记》、《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样富有内涵的书进入我的“书圈”,我家的三个书架上、沙发上已经严重“超载”了。于是,我很快又发现了一块新的“绿洲”——图书馆!每隔一两个月,我就会去图书馆来一次“寻宝”——几个月的工夫,我就借阅了许多书籍。
在多年的读书经历中,我感受到:理想的书籍,的确是智慧的钥匙。在生活的指引下,我将会用书这把钥匙,打开智慧之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