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数据分类”的学习分布在小学第一学段,学生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学会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包括数据的收集,用统计图表、平均数、百分数表达数据;“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并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通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学习,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感悟数据分析的过程,形成数据意识。
在与2011版课标的对比学习中,发现有三点是值得我们教师关注的:
1.重视平均数的应用
在第二学段的内容要求里讲道: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平均数,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然而在2011版课标中针对平均数的描述仅仅只是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对于平均数的更高要求顺应了当今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令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变得更简单的,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平均数,但为什么要用平均数来表达数据,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平均数来表达数据,平均数有什么价值,这些问题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的学生只有在对平均数的不断应用中才能有真实的体会,逐步形成数据意识。
2.重视统计图表、百分数的应用
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为了方便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2011版数学课标中,仅仅对统计图表的认识、表示进行了描述和要求,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则新增加: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图表。这提醒我们教师,要重视真实情境下,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统计图表,并说明道理的能力,实则就是关注学生对统计图表典型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让知识不仅仅是枯燥的存在,而是妙笔生花的表达。
另一方面,2022版课标将百分数列入到统计与概率领域,百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是我们表达数据、分析数据的重要存在,另外,利用百分数还能画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是统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重视说理表达
在数据分类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记录并描述分类的结果, 体会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的教学中,结合真实情境,重视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在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然界和生活的情境中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作为老师,我一向认为,有些明白并非真的明白,只有讲出来别人听明白了才是真的明白,所以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评价语、生生互动补充等,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通过一些合理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充分理解、大胆表达,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