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我接触到教育以来,课本就占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依照课本展开……,我们这一代农村孩子就是看着课本长大的,直至如今儿时学过的课本依然历历在目。在我的记忆中,教师的教学从未离开过课本,学生更是捧着课本来回的“啃”,课本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人生活中的“圣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膜拜。如今,我也执教多年,随着教龄的增加,对课本的认识也正在逐渐地发生转变。
课本经过无数教育专家经过无数昼夜潜心编撰而成,可以说课本就是知识的浓缩,把课本说成教学的“范本”也不为过。即使在如今,我们在听一些课的时候,还是会看见这样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课文或例题分析得异常透彻,甚至课文的每一处都不放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说处处皆是。这样的课堂看似很精彩,充分挖掘了课本的内涵。但深入反思后,我觉得这样的教与学,教师累,学生不累吗?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以艰涩难懂著称(那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回忆我们的求学时光,我们是否在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中获得学习“先生”文章的乐趣呢?我想我们获得的更多的是无尽的纪录,是更多的无奈吧!直至如今,和更多的同仁共聊,得出一个共同的意见:鲁迅先生对自己文章的分析估计也没我们读者深……
是啊,课本中所选的知识都是精华,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但课本中的营养是否能完全满足我们学生成长的需要呢?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访谈录:
记者:怎样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
崔峦:学好语文,课本只是个辅助工具,相当于一根拐棍,带着孩子们学会字、词、句、段、章。要想学好语文,得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养成看书、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和能力。
记者:如今语文实际教学是不是符合您编写课本时的初衷?
崔峦:两者相差太远。现在的语文教学完全是为了应试做准备,虽然已经融入了新课改的种种理念。这一局面的出现,归根到底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的初衷是要素质教育,但如果人才选拔模式不变,考核标准不变,两者将会永远相悖下去。
访谈中的崔峦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也是小学语文课本的编者。从访谈中,我们看出从一个课本编者和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课本无非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相当于孩子前进过程中的拐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课本——因为他是无数专家辛勤的汗水凝结而成。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进课本,走进文章。但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带领学生从课本中跳出来,跳进更广阔的知识空间。苏州园林“亭台水榭”着实的美,但给鱼儿提供的空间毕竟狭小,“大海”才是我们应该把孩子带往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