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独立研制成功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壮举。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核垄断,中共中央果断决定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教学难点: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些科技成果作用于军事、民用、农业、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实力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也在世界范围内对其他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提高公共医疗水平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研读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结合材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解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中共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强调了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必要性。材料一出自这次讲话。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的辉煌成就,不仅是我国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88年10月,邓小平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发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讲话,强调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必要性,重申了“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材料二出自这次讲话。
这两则材料对应教材所讲“两弹一星”的内容,揭示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两弹一星”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解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在阐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自信,凸显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材料出自这次讲话,其中提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能。从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四个维度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我们就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材料对应教材所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揭示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
【提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和认识文化自信。
三、问题解答
1.问题思考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家外,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如李四光、华罗庚、钱三强、陈景润等。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并说说学习他们的事迹后的体会。
【分析】本栏目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科学家们的事迹和成就,并结合他们的事迹和成就理解他们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例如: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贡献巨大。他创建了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他提出的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分类标准与鉴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
2.课后活动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很大。请搜集相关材料,以“走向太空”为主题,办一期展报。
提示:可以围绕近年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北斗卫星等主题,制作相关展报。
(2)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更多成就。
例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兴建完成了许多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我国还兴建了哪些重大工程。
提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兴岛造船基地、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4)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典歌曲,如《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春天的故事》《我的中国心》等,查找相关资料,从歌曲中感受历史。
提示:可以从歌词、创作背景、流行时代等方面来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