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丢失现金、丢失信用卡,甚至丢失钥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仍有一些电子产品的“边缘人”——上了年纪的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以及尚处在义务教育不该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他们可能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使用现金的主要群体,在进进出出的过程中也难免丢失。此外,我们藏在口袋里的小玩意也总是不知不觉地消失,有的可能是一枚校徽,有的可能是一串钥匙,有的甚至还有手机。当我们发现他们“不翼而飞”之时,往往为时已晚,只能回忆和猜测它可能在什么地方。但回头去看,地毯式搜索——铺设范围大,消耗时间长,不易发现。即使被好心人捡走,也不知道交到了何处。
我们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失物招领处”。当有人捡到东西找不到失主时,便把东西放入失物招领处;而丢了东西找不到的同学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失物招领处看看。这样就避免丟了东西找不回,捡了东西没地儿还的烦恼。
由此,我想是否可以把失物招领处扩大化,在路边每隔一公里设置一个小小的失物招领箱。捡到东西的人“就近放入”,丟了东西的人“循箱寻找”。这不仅帮丢失物品的人更快找回遗失的物品,还助长了全社会向善的风气。同时,箱子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公益广告投放资源。今年是亚运年,象山作为承办亚运会的城市之一,肯定需要布置我们的美丽象山,以增添城市的亚运氛围。此时,我有一个设想,我们的小箱子也可以派上用场,可以在上面介绍一下亚运的项目,介绍一下亚运的口号和标志。我想,这定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失物招领箱真可谓集实用、美观于一体,让失物易寻,让城市更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