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我班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回顾拓展三的口语交际“劝说”。由于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生本教学改革,课前我充分备课,并将相关资料、视频上传到了班班通内;学生也都围绕生本学习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这节”交际”之花的盛开做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课堂上,学生刚刚围绕交际中的各项主题交流了搜集到的资料,梳理出了相关的有效劝说的方法与技巧,需要我为相关交际技巧画上点睛一笔。猛然间发现,第一节数学课正常使用的班班通系统,此时可能因为网速的原因,完全已完全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怎么办?我正想以“实在不巧,由于网速问题,老师准备的相关资料大家今天看不到,里面为大家创设的劝说情境也无法进行,那么……”面对学生嘘唏不已后的失望,我心酸之余,不仅语噎。这样的高的学习劲头,若临时改换其他的学习项目来不及不说,似乎于学生也是极大地不负责任。
灵机一动!俗话不是说“换汤不换药”?我干嘛不把班班通内相关的视频情境搬到课堂上来呢?
“同学们。”我一阵兴奋,真为自己高超的课堂机智而激动。“班班通内的情境资源用不成,我们就不能自己创设情境?”
学生起初一片愕然,转而部分同学发出激动的掌声。与学生取得共鸣后,我们就一起正大眼睛,在班级内捕捉最实际、亟待解决,且需要劝说的问题。许多学生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地面,俄而都集中在学生李光(化名)身上。同时,不知谁补充了一句“李光的位置上老有纸片,天天都有。”其他同学也都附和,还补充了另外两三个同学也有此类问题……
于是,李光被我们“请”上讲台,以‘劝说李光讲卫生’为话题,运用刚才习得的劝说技巧,对李光展开了‘轮功’。
李光这孩子也挺实在,全身心投入到交际中。在其他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轮番劝说下,李光从拒不认错,到被同学劝说的口服,到心服,再到保证一定要改掉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并请大家监督。
眼见学生在劝说技巧方面有长进,高兴之余,我一面当着同学的面,感谢了李光同学为班集体的奉献精神,赞扬了他有错知改的方面;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把这项交际活动"常态化”,看能不能寻找出第二个、第三个李光来……
这节课下来后我静心思考:我们语文的口语交际课,纵然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但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基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倘若我们仅仅停留于课本,或以其他理由敷衍教学,不仅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更是对我们教师职业的亵渎。
还是那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