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了这句诗后,我便期待着能养一次蚕。看到学校门口有蚁蚕出售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八条能结出金色蚕茧的蚁蚕,美滋滋地当上了“蚕农”。
刚出生不久的蚕宝宝浑身黑乎乎的,身上一层极细的绒毛,活像是从旧衣服上拆下来的黑线,丝毫也看不出它们是可以结出金色蚕茧的样子。看着蚕宝宝们瘦小的身体,我赶紧将桑叶切碎后喂给它们,生怕饿坏了蚕宝宝。
经过三天的喂养,蚕宝宝的身体变粗了一点儿,随后进入眠期,进行了第一次蜕皮。蜕皮后的蚕宝宝开始慢慢变白、变壮,胃口也渐渐大了起来,可以吃掉整片桑叶了。蚕大概是“老”得最快的动物了,因为每隔三四天,在一通胡吃海塞之后,蚕宝宝们就会进入下一次眠期,紧接着完成蜕皮,进阶到新的“年龄”。
在经历四次蜕皮之后,蚕宝宝们变成了膘肥体壮的五龄蚕。这时,它们的身体逐渐变成了透明色,皮肤也变得紧绷。它们不再是一条条“贪吃蚕”,平时被视为美味佳肴的桑叶,此时对蚕宝宝来说已经失去了诱惑力。它们一个个撑着头焦躁地爬来爬去,种种征兆预示着它们将要吐丝结茧了。
我赶紧找来一个带格子的大盒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捉了进去。一夜过去了,蚕宝宝们各自寻找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安营扎寨”。在排泄完身体里最后的废物之后,蚕宝宝们开始吐丝结茧了。整个结茧的过程,就是对“作茧自缚”的完美演绎。最后,蚕宝宝们成功地将自己包裹进了一个个“金壳”里。
大约过了十天,一只只蚕蛾陆陆续续地冲破了禁锢,纷纷“金蚕脱壳”了。刚从蚕茧里冲出来的蚕蛾们面面相觑,懵懵懂懂地感受着外面的世界,仿佛在说:“我是谁?我在哪儿?我怎么这么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