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心得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12: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转变一个观念: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教“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教“语文”是把课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读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一书,我粗浅地从“以学定教”的角度来思考这一观念转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生为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以学生发展的需求来确定教学。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而以学定教则是语文课堂走向高效的起点。

“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及其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最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育理念可以从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中获得源泉,陶行知在要求“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的时候同样也是在倡导以学定教。如何在教学中寻找“以学定教”的最佳起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进行把握:

一、抓好“教”“学”起始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教学。”看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好不好,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其有效性是建立在课堂的教学起点和学生的学习起点之上的。

1、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起点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增强学生活动的针对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架桥,促进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各个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等综合因素考虑,以最终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段不同,单元主题要求不同,孩子的层次不同,即便是相同的课文,出现在不同学段、不同版本,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肯定不会相同。例如古诗《春晓》被人教版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的《古诗两首(春晓村居)》一课中,教学目标是: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而此课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雨春晓)》一课中出现,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3.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虽然是同一文本,制定的教学目标却不能相同。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对语文的训练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一定的层次性。读的目标不同、语言训练点的目标不同、人文目标也不相同,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肯定也要不同。

2、确定学生学习经验的起点

当前,语文课堂中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教师按部就班,根据预设组织教学;二是或“低估”或“高估”,忽视了对学生现有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呢?①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有多少学生掌握了;③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怎样;④了解学生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⑤哪些学生自己能够学会;⑥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

李镇西老师的很多示范课都会提到两个问题:学生读完文章之后有什么疑问?说一说你对文章的理解?这样的两个问题被李老师概括为“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这两个“读出”,是李老师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安排,教学目标会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而做出与预设不同的适当调整。由此,课堂的语文活动就变得有的放矢,课堂训练跟问题的提出也会适当高于学生的现有能力和水平。

二、找到文本切入点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备课,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既可以是教学中对现有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有取、有舍、增添、再加工等。同时,确定好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从而找到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课时,可以这样处理文本:

1.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练习用AABC式的词语进行回答:依依杨柳、瑟瑟秋风、蒙蒙细雨……

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了那皎皎明月,于是你赞叹──“善哉,皎皎兮若月!”……教师如此创设意境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3.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不论伯牙志在高山、流水,还是志在清风、明月,凡伯牙心里所想的,子期一定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4.播放《高山流水》,学生练笔: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

很多课文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整篇文本内容逐句逐段地讲解,不仅费时费力,还会把一篇结构严谨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抓住文本内容的主旋律,找准切入点,适当地对文本进行删减、取舍,从而确定教学内容,一定会事半功倍。

三、激发学习兴趣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进入积极、活跃的语文思维状态,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也会得到发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营造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发展个性要以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为前提,因为只有在宽松的教学氛围、融洽的教学情境里,才能让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他们上课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2、激情导入,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篇课文的导入,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设计一个好的课题导入,激发学生理解课文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课文的题目不但包含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同时也为读者留下许多悬念。教师要善于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时,教师可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想知道什么?有的问:这是谁的手?有的问:为什么是胖乎乎的手?有的问:胖乎乎的手都干什么了?……在充分肯定他们提出问题的价值基础上,告诉他们答案就在课文里,只要好好读文章,就一定能找到答案,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探索课文的欲望。

    3、借助教法,点燃自主实践的热情  

四十分钟的课,要学生安安分分、集中精神地听讲有违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如果借助灵活的教法,学生学得开心,教师也教得轻松。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一课时,如果按课文内容依次问题式串讲,则失了趣味。如果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竞选香港形象大使,分别以商业大使、美食大使、旅游大使的身份介绍香港某一方面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定赢得学生的欢迎,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使课堂掀起学习的高潮。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四、认识个体差异点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1、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地位,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课堂的民主氛围。这一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什么,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可让学生在“春、夏、秋、冬”内容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两项自读自悟。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的体验和感受。这完全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在课文中学习到的新知识或由此而发现的新问题,都是自主阅读的收获。

2、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情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不妨让他们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方式展开学习。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在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知后,教师提出:“同学们,现在你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自学,喜欢说的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大榕树的美;收集了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喜欢读的同学则可以尽情地读、美美地读……”实践证明,教师一旦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与交谈,学生的个性便能得到最好的张扬。

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那么,让我们蹲下身来,静静聆听花开的声音,听懂孩子内心的需求,找准最佳起点,真正地遵从“以学定教”,持之以恒地践行这一教学理念,让语文课堂更坚实地迈向实效、高效。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一个艰难的转身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学习,转变观念,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堂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多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就一定能实现这个艰难的转身,而且如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的那样,是美丽的转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7: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