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优秀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做客了?(大象)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请三个学生板演第1题,其余学生完成第2、3题。

1. 笔算。

13 + 13  20 + 6  13 × 2

2. 口算。

2 × 4    3 × 3   1 × 5

6 × 2    5 × 8   7 × 9

40 + 40   30 + 30 + 30

20 + 20 + 20 + 20

3. 口答。

8 个十是()。

10个十是()。

15个十是()。

56个十是()。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三道题目答案中个位上的6表示什么?十位上的2呢?

生:(略)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大家看(出示第76页例题的情境图)——大象在干什么?

生:大象在用鼻子搬木头呢。

师:有几头大象在搬木头呀?

生:3 头。

师: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先数一堆是10 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 × 2 得到20。

师:想得都很好。大象一共运来了多少根木头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3 × 20。

生2:20 × 3。

生3:20 + 20 + 20。

师: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前面两个算式的算法,也就是“乘法”(板书)。那20 × 3等于多少?

生:(齐)是60。

师:哦,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

生1:我是用20 + 20 + 20得到60的。

生2:我是看图上有6 堆,每堆10 根,就是60 根。

生3: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把那个0 加上等于60。

师:这种想法有意思,你是先用了一句乘法口诀“二三得六”,那后来又添了一个0是什么意思?

生:我是这个0 先不看,乘出来后,再把这个0加上去。

师: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算2个十乘3 得6 个十,6个十是60。

师:请看屏幕,又来了一些大象(在情境图中增加2 头大象),现在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生1:一共有5 头大象,我用20 × 5。

师:怎样算出20 × 5的积呢?

着重理解“2 × 5 = 10,20 × 5 = 100”这一口算方法。

师:像图上这样,如果一共有8 头大象,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

生2:20 × 8,想口诀“二八十六”,再添上0,就等于160根。

师:有没有小朋友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想法呢?

生3:我不是这样想的。开始5头大象一共运来100根,后来3头大象又运来60根,这样8头大象一共运来160根。

师:你很会动脑筋,这种方法也不错!

师:现在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看78页“想想做做”的第1 题。请大家直接把得数写在课本上,边做边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练习后,组织交流。

师: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会算吗?(会)好的,下面老师出一道题,请小朋友来对一道,看哪位小朋友对得快。4 × 6 = 24,请小朋友来对一道几十乘几的题。

生1:4 × 60 = 240。

师:不错!还可以怎么对?

生2:40 × 6 = 240。

师:很好!其他同学想对算式吗?(想)请同桌一位同学照老师那样先说一道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另一位同学对一道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然后把答案算出来,同桌之间交换进行。

学生举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请看——猴子也来到我们中间啦!(出示第77页例题的情境图)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有两只猴子在采桃。

生2:一只猴子采了14个,另一只猴子也采了14个。

生3:14个桃都是10个放在一个筐里,还有4个放另一个筐里。

师: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解答呢?

生1:14 + 14。

生2:14 × 2。

生3:2 × 14。

师:这道题怎么算呢?同桌间可以商量一下,需要摆小棒的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商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出结果的?

生1:我用14 + 14得到28。

生2:我是看图的,右边筐里一共是8个,左边筐里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生3:我是用乘法来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4: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14是2个7,乘2后就是4个7,四七二十八。

师:哦,你这种想法真好!(全班学生为生4鼓掌)

师:(指着屏幕)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呀?

生:是图上右边那两个筐里的8个桃。

师: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就是算什么呢?

生:10乘2等于20。

师:刚才我们先算了个位上的,再算了十位上的,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相加。

师:是啊,要把右边筐里和左边筐里的桃相加,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了。

逐步板书完成教科书第77页左边的竖式。

师:像这样的算法,我们称之为——

生:(齐)用竖式计算。

师:对,是一种用竖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像这样的算法你们想试试吗?我们一起来用竖式计算13 × 2、11 × 7、32 × 3。

请三个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学生板演的算式如下: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的竖式。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它们都是两位数和一位数乘。

师:你观察很仔细。(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

生2:第一次乘下来都得一位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两位数。

生3:我发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整十的数。

生4:我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就是第一次乘得的数,十位上的数就是第二次乘得的数。

师:大家观察都很仔细。那么你觉得像这样写怎么样?

生1:比较清楚。

生2:清楚是清楚,不过有点繁,有些好像不要写两次的。

师:是啊,要是能简单些就好了。

生3:其实这个竖式的积里十位上的数字可以移动到个位数字的左边来,其余可以擦去的。

师:哦,你的想法挺好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屏幕上动画演示竖式由繁到简的过程)老师也来写一次。这样写比原来是不是简单多了?

生:(齐)是!

师:我们以后列乘法竖式时,要用简单的方法来写。刚才写的三道竖式,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改成简单的写法?

学生改写。

师:14 × 2与2 × 14都是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但是我们写竖式的时候,一般都将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请打开课本看第77页“试一试”,在课本上完成竖式计算。

三、 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订正。

2.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我们来看看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出示图)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饮料每箱有12瓶,一共4箱。

生2:问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请同学们先在本子上写横式,再用竖式算出来,好吗?

学生动笔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提醒把两位数写在竖式上面。

3. 乘飞机问题。

师:星期天,一个班级小朋友到游乐园去乘飞机。(出示下图)

你们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这次35号小朋友能上飞机吗?40号小朋友呢?

生:35号小朋友这次能上飞机,但40号小朋友不能上飞机。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有3架飞机,每架飞机可以乘13人,那么总共可以乘39人,所以35号小朋友可以上飞机,但40号小朋友这次就不能上飞机了。

4. “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确定买几件,再算出要花多少钱。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评析]

徐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谓于平实中见新奇,于平淡中见功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获得“满堂彩”,笔者认为与教者正确处理四个“结合”是分不开的。

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新课改提倡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教者在课堂上呈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动画课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导入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创设了大象带来的问题这一简单情境,让学生有效复习旧知。这样的情境少了几许花哨,多了一些平实。

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有效结合。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具体,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时,教师没有一味地去讲计算方法,而是紧紧地联系算理,让学生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学习抽象的算法。通过“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呀?”“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就是算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景中:14 × 2,该分两步计算,先算4乘2,就是算了右边两个筐里的8个桃;然后算1个十乘2,就是算了左边两个筐里的桃;最后把20和8加起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联系主题图,很直观、明了地理解了抽象的算理。学生学得很轻松,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有效结合。对一个计算问题来说,计算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就应加以肯定。教师在教学14 × 2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调动计算方面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策略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再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形成自己的方法,并对自己的算法加以调整和修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习乘法“原始”竖式的计算步骤之后,教师并没有立刻把算式简化,而是顺应学生的思路,应用“原始”方法进行计算,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比较繁”,进而产生简化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计算便显得水到渠成了。教师很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矛盾,使两者得以完美地统一。

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探究中,教师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审时度势,进行必要的引导。例如,在学生探究出竖式计算的“原始”算法之后,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出简便写法,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接着再适时加以引导:“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你觉得像这样写怎么样?”“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通过顺应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原始”算法比较繁,需要简化。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由繁到简”的竖式,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十分深刻。由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创建了民主开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注重了师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沟通和补充,因此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