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期由于班主任生病住院,我暂时代理班主任。在代理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在学习和劳动中都积极主动,但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特点——不愿“吃亏”,分配的任务积极完成,没有分配的坚决不干。
卫生值日,他们按每人打扫一列地面来,轮流倒垃圾进行分工。有一次,一个学生早上迟到了,自然分给他的那列地面就没被打扫,偏偏又轮到他倒垃圾,不用说,垃圾都溢出了桶外,检查卫生时,班级卫生被扣了分。班里很多学生惋惜地对我说:“老师,因为XX迟到,没扫地,也没倒垃圾,咱班卫生分被扣掉了,这星期可能得不了卫生流动红旗啦……”面对学生这种不懂得相互帮助的态度,我觉得需要和他们谈谈心,让他们认识到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采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分配任务,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非得死板地坚守平均分,因为我们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我们要学会“吃亏”,学会宽容,懂得帮助。
但要想和他们谈心,从什么话题入手比较好呢?怎样才能使谈话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呢?我暗暗思忖着。既要以平均分为切入点,指出其数学本质,又要表明其外延,即平均分以外的含义。那我就结合数学课上的平均分入手吧!下面是我上课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除法来解决问题。(PPT)有629本故事书,要分给17个班级,该怎么分?一个班分得多少本?
生1:平均分,因为平均分比较公平!
生2:老师,我也认为平均分比较合理。
师:好,那谁会列式呢?
生:629÷17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生1:因为是平均分!
生2:因为要把629本故事书平均分给17个班,求每班分得多少本,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写出完整的答案。(指名两人板演,板演后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咱们已经按平均分的方法把这些书分给了这17个班级,比较公平合理,那老师还有一个平均分的案例,请大家仔细听: XX小组打扫卫生的分工是:平均每人打扫一列桌椅,轮流倒垃圾,但是XXX同学迟到了,他负责的卫生区没有打扫,而且正好轮到他倒垃圾,他也没有来得及倒,结果整个班被扣了卫生分,同学们,你们说这种情况咱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同学们暗自思考着,终于,有同学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生1:老师,应该罚他!都是因为他迟到,没有扫地、倒垃圾,咱们班才被扣分的!
师:嗯,有一部分是他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罚他,咱们班的卫生分已经被扣了,当时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能使咱们班不被扣卫生分呢?
生2:老师,我觉得如果他们组的组员有时间帮他扫地,倒掉垃圾,这样就不会被扣分了!
生3:就是啊,都是一个组的,帮帮忙也是应该的……
生4:多干点活就能使整个班不被扣分了,咱们就能得流动红旗啦!
生5:老师,我是我们组的劳动组长,我做得不好,我应该帮他的。
“老师,我也做得不好……”他们小组的其他成员附和到。
“老师,都怪我,今天我来晚了,下一次我一定早点到。”那个迟到的学生说。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的表现让老师很感动,是的,你们值日按平均分,这种分工很公平,老师也很赞赏,但这只是分配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吃点亏”,多干点儿,帮助别人,工作获得了圆满的完成,你的所做所为会为我们的小组、班级乃至学校带来荣誉;同时你也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获得别人对你的敬意;更重要的是你得到了一次锻炼自己、表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机会,收获了一份独特的快乐。所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时要平均分,有时要学会“吃亏”、学会宽容、懂得帮助。这样,以后在工作岗位中,你们就会在无意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学会“吃亏”,也可以理解成学会帮助。我想,通过这节课的谈话,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正确看待“平均分”,适时的学会“吃亏”、懂得宽容、学会帮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将会收获一份份不寻常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