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时,孩子问“诸葛亮为啥坐在脚上,不坐在凳子上?那时候的人真穷啊。”他哪里知道诸葛亮坐在凳子上才是画蛇添足呢。
现在就来说说凳子的事情。
早期的时候,古人席地而坐,坐在直接铺在地面上的筵或席的上面。筵或席都是一种用草或竹篾编制而成的坐垫。坐在筵或席上,坐姿通常为双膝着地,大腿和臀部自然落在小腿和双脚跟上。《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有记述“项王、项伯东向坐”,项王、项伯的坐,就应该是坐在小腿和双脚跟上。
汉代室内的小型坐具是枰,枰字的原意是棋盘,枰也比较矮,形状为方形。有些类似于餐桌,区别在枰和餐桌的腿不一样,餐桌的腿一般为圆柱形,而枰的腿则多是矩尺形。枰一般也不大,只能容纳一人就坐,所以又称它为独坐。比枰略大的坐具是榻,比榻再大的坐具是床。关于枰、榻、床三者的区别,服虔的《通俗文》是这样解释的,“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曰枰,八尺曰床。”用今天的长度量制计算,榻的长度约为84厘米,床的长度约为192厘米。《说文解字》,对床的解释就是“安身之几坐”,是一种坐具。
我们现在的凳子,最早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只是骑马时的马镫,这就是凳子的最早用途。随着马镫的使用,凳子踩的功能才逐渐转向坐的功能,魏晋南北朝时传入我国。
宋代以后,凳子才在社会上普及开来,成为一种常见的坐具,被称为杌凳,意思是不带靠背的坐具,有别于“椅”。“杌”的本义也是“树无枝也”,这么看来从形象上分析是一个意思。形状是长方形的。到明清时候,凳子的式样更加丰富,方形、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等,有些很接近现代了。
既然如此秦汉时候的人还不知凳子为何物,让刘备、诸葛亮他们坐在凳子上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