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观摩课《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8:5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2自然段教学

  一、导入

  1.认识“扁、担。”

  (1)出示“人用扁担挑东西”的图片,指出“扁担”,提问:猜猜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谁来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扁担”一词的轻声,并介绍扁担:扁担扁扁的,长长的,可以用来挑东西。

  (3)出示其他生活中常见的扁扁的物体图片,如 “扁豆、被压扁的球”,强化学生对“扁”意思的理解。

  (4)交流识字方法:你是怎么认识“扁、担”这两个字的?

  (5)观察字形,书写“扁、担”。

  ①先观察字形,注意结构及关键笔画。师生交流书写要点: “扁”的“户”要包住下面部件,形成左上包围,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小而扁;“担”字“扌”瘦长,右上“日”字宽扁,“横”稍长。

  ②教师示范书写,提示关键笔画的书写。

  ③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后反馈评价,再练写。

  2.认识“朱、德”。

  (1)出示朱德同志的相片,为学生介绍:朱德爷爷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深受人民的爱戴。

  (2)交流识字方法:你怎么认识“朱、德”这两个字的?

  预设:利用“一撇一横加上木”识记“朱”的字形;联系常见词语“美德、品德”强化对“德”的理解。

  (3)导入课文: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朱德爷爷和他的扁担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课文。

  (1)教师带读一遍课文,学生跟读,读后标上自然段序号。

  (2)学生自读或同桌互读,圈出不能准确认读的生字。

  2. 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井冈山缺粮的图片”“朱德同志和士兵一起挑粮”“朱德同志在扁担上写字”三张图片,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借助图片,结合课文,小组同学之间说说自己了解的课文大意。

  (2)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梳理课文大意:

  井冈山粮食不多。

  朱德同志和大家一起挑粮,大家心疼他藏起了扁担。

  朱德同志在扁担上写上名字,大家不再藏他的扁担了。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主练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读第1自然段,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先让读好的学生带读,再开火车认读:

  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队伍、敌人

  (1)指导学生读好生字的读音,读好“志”的卷舌音,“泽”的平舌音,“伍”与“五”同音,读好“敌”的第二声。

  (2)读后交流:你知道毛泽东同志是谁吗?

  预设:毛泽东同志就是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带领战士为乡亲们挖井的毛主席;也是在《八角楼上》辛勤工作的毛主席。

  (3)全班交流:说说怎么记住“泽”和“志”?

  ①出示沼泽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泽”字有什么发现。



  预设:“泽”的三点水提示这个字与水有关。

  相机补充:“泽”就是指水聚集的地方。

  ②引导:观察“志”字,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志”的心字底提示这个字和心里的想法有关。

  相机补充:“志”是指心里的愿望、志向,“同志”就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

  让学生认读词语“志气、志向、志愿”。

  3.出示井冈山会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两支队伍“会师”了?



  小结:会师就是队伍会合的意思。

  猜字谜:“五个人”。让学生说说怎么猜出来的,再认读词语“队伍、入伍”。

  4.师生接读,老师读“此时,红军在……,山下不远处……”,学生读“山上、敌人”。

  (1)出示“敌人”的词卡,引导学生理解意思。(预设:与“朋友”的意思相反)

  (2)提问:谁能用“红军在……,敌人在……”说说红军和敌人的位置?

  (3)出示词卡“敌人”,学生认读,说一说:“敌”和哪个字的字形相似?

  出示“敌—故”让学生分别组词。

  (4)让学生认读词语“敌人、敌方、敌对”。

  5.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长句子的停顿。

  (1)指导读好“井冈山、山上”等词语的前后鼻音。

  (2)同桌互读。指导读好长句子,提示第一句话可以在“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后稍作停顿。

  (3)指名同学展示朗读。师生随机点评。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引导:红军要在山上巩固根据地,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志们是怎么做的呢?听老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

  2.自己借助拼音练读,努力做到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让学生理解战士们去那么远的地方挑粮的原因。

  (1)出示一组地名词卡“井冈山、宁冈、茅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练读,读好前后鼻音。

  (2)教师几笔勾勒出井冈山,让学生根据读懂的内容试着板贴词卡,了解三地位置关系。让学生板贴后,再说说为什么这样贴?

  (3)小结:从井冈山到宁冈的茅坪,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山高路远,十分难走。

  (4)拿出“粮食”词卡,让学生认读后,贴在“宁冈、茅坪”旁边。

  简单讲解:茅坪粮食多,井冈山粮食少,所以要去那边挑粮食,这样战士们吃得饱,才能打败敌人。文中“粉碎敌人的围攻”,就是打败周围的敌人。



  (5)提问:谁能利用黑板上词卡的提示,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去挑粮。

  4.体会战士们挑粮路程之远、路途之险。

  (1)布置任务:读课文,圈画出表示从井冈山到茅坪路远难走的词语。

  (2)讲解“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五六十里山路有多远呢?如果从早上六点钟出发,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点才能走完,如果背上粮食,走山路的话,时间就更长了。

  (3)展示井冈山地势险要的图片,认读词卡“山高路陡”。

  ①让学生认读“陡”字,说说怎么记住它的字形(如“加一加”的方法)。出示词语“陡坡”,让学生巩固认读。

  小结:走这样的险路,还要挑着粮食,所以文中说“非常难走”。

  ②指名读这句话,再全班一起读。

  提示:可以强调“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这两个词,突出路途又远又危险。

  5.体会战士们挑粮的热情。

  (1)启发:这么远,这么难走的挑粮路,红军战士们是怎么做的呢?圈出最能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的词语。(争)

  (2)交流:再读这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不怕吃苦。)

  6.指导朗读。

  (1)出示朗读要求,同桌合作,一人读前两句,一人读后两句,再互换角色,把课文读流利。



  (2)同桌展示,教师及时点拨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8:57:55 | 只看该作者

 第1~2自然段教学

  一、导入

  1.认识“扁、担。”

  (1)出示“人用扁担挑东西”的图片,指出“扁担”,提问:猜猜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谁来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扁担”一词的轻声,并介绍扁担:扁担扁扁的,长长的,可以用来挑东西。

  (3)出示其他生活中常见的扁扁的物体图片,如 “扁豆、被压扁的球”,强化学生对“扁”意思的理解。

  (4)交流识字方法:你是怎么认识“扁、担”这两个字的?

  (5)观察字形,书写“扁、担”。

  ①先观察字形,注意结构及关键笔画。师生交流书写要点: “扁”的“户”要包住下面部件,形成左上包围,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小而扁;“担”字“扌”瘦长,右上“日”字宽扁,“横”稍长。

  ②教师示范书写,提示关键笔画的书写。

  ③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后反馈评价,再练写。

  2.认识“朱、德”。

  (1)出示朱德同志的相片,为学生介绍:朱德爷爷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深受人民的爱戴。

  (2)交流识字方法:你怎么认识“朱、德”这两个字的?

  预设:利用“一撇一横加上木”识记“朱”的字形;联系常见词语“美德、品德”强化对“德”的理解。

  (3)导入课文: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朱德爷爷和他的扁担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课文。

  (1)教师带读一遍课文,学生跟读,读后标上自然段序号。

  (2)学生自读或同桌互读,圈出不能准确认读的生字。

  2. 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井冈山缺粮的图片”“朱德同志和士兵一起挑粮”“朱德同志在扁担上写字”三张图片,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借助图片,结合课文,小组同学之间说说自己了解的课文大意。

  (2)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梳理课文大意:

  井冈山粮食不多。

  朱德同志和大家一起挑粮,大家心疼他藏起了扁担。

  朱德同志在扁担上写上名字,大家不再藏他的扁担了。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主练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读第1自然段,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先让读好的学生带读,再开火车认读:

  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队伍、敌人

  (1)指导学生读好生字的读音,读好“志”的卷舌音,“泽”的平舌音,“伍”与“五”同音,读好“敌”的第二声。

  (2)读后交流:你知道毛泽东同志是谁吗?

  预设:毛泽东同志就是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带领战士为乡亲们挖井的毛主席;也是在《八角楼上》辛勤工作的毛主席。

  (3)全班交流:说说怎么记住“泽”和“志”?

  ①出示沼泽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泽”字有什么发现。

  预设:“泽”的三点水提示这个字与水有关。

  相机补充:“泽”就是指水聚集的地方。

  ②引导:观察“志”字,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志”的心字底提示这个字和心里的想法有关。

  相机补充:“志”是指心里的愿望、志向,“同志”就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

  让学生认读词语“志气、志向、志愿”。

  3.出示井冈山会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两支队伍“会师”了?

  小结:会师就是队伍会合的意思。

  猜字谜:“五个人”。让学生说说怎么猜出来的,再认读词语“队伍、入伍”。

  4.师生接读,老师读“此时,红军在……,山下不远处……”,学生读“山上、敌人”。

  (1)出示“敌人”的词卡,引导学生理解意思。(预设:与“朋友”的意思相反)

  (2)提问:谁能用“红军在……,敌人在……”说说红军和敌人的位置?

  (3)出示词卡“敌人”,学生认读,说一说:“敌”和哪个字的字形相似?

  出示“敌—故”让学生分别组词。

  (4)让学生认读词语“敌人、敌方、敌对”。

  5.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长句子的停顿。

  (1)指导读好“井冈山、山上”等词语的前后鼻音。

  (2)同桌互读。指导读好长句子,提示第一句话可以在“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后稍作停顿。

  (3)指名同学展示朗读。师生随机点评。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引导:红军要在山上巩固根据地,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志们是怎么做的呢?听老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

  2.自己借助拼音练读,努力做到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让学生理解战士们去那么远的地方挑粮的原因。

  (1)出示一组地名词卡“井冈山、宁冈、茅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练读,读好前后鼻音。

  (2)教师几笔勾勒出井冈山,让学生根据读懂的内容试着板贴词卡,了解三地位置关系。让学生板贴后,再说说为什么这样贴?

  (3)小结:从井冈山到宁冈的茅坪,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山高路远,十分难走。

  (4)拿出“粮食”词卡,让学生认读后,贴在“宁冈、茅坪”旁边。

  简单讲解:茅坪粮食多,井冈山粮食少,所以要去那边挑粮食,这样战士们吃得饱,才能打败敌人。文中“粉碎敌人的围攻”,就是打败周围的敌人。


  (5)提问:谁能利用黑板上词卡的提示,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去挑粮。

  4.体会战士们挑粮路程之远、路途之险。

  (1)布置任务:读课文,圈画出表示从井冈山到茅坪路远难走的词语。

  (2)讲解“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五六十里山路有多远呢?如果从早上六点钟出发,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点才能走完,如果背上粮食,走山路的话,时间就更长了。

  (3)展示井冈山地势险要的图片,认读词卡“山高路陡”。

  ①让学生认读“陡”字,说说怎么记住它的字形(如“加一加”的方法)。出示词语“陡坡”,让学生巩固认读。

  小结:走这样的险路,还要挑着粮食,所以文中说“非常难走”。

  ②指名读这句话,再全班一起读。

  提示:可以强调“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这两个词,突出路途又远又危险。

  5.体会战士们挑粮的热情。

  (1)启发:这么远,这么难走的挑粮路,红军战士们是怎么做的呢?圈出最能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的词语。(争)

  (2)交流:再读这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不怕吃苦。)

  6.指导朗读。

  (1)出示朗读要求,同桌合作,一人读前两句,一人读后两句,再互换角色,把课文读流利。

  (2)同桌展示,教师及时点拨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1: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