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 | | | | |
| | | |
| |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很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根据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
教学策略: 1. 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 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辅助作用。 |
|
| | | |
一、课前谈话 二、揭题 三、初读导入,自主识字,把古诗读正确. 四、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五、想象画面,读出韵味 | 欣赏庐山风景,导入课题,引入庐山,了解庐山,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离,为揭示课题作准备。 师生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学习本课要认读的“庐”和“瀑”两个生字,并结合刚才观察的画面,在读准“庐”、“瀑”字音的同时,了解“庐山”和“瀑布”相关的资料。3、 用课件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本环节教学让学生初读全诗,自学生字。今天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呢? 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因此,第二步读,就要指导孩子们读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这一教学环节,以“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这一问题统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张扬个性,畅所欲言 | 生思考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指导写“炉”字。本诗中出现的生字不多,但出现了庐山的“庐”和香炉的“炉”这两个同音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引导学生重点比较这两个字的字形,理解香炉的意思。指导学生看图片不仅理解了香炉的意思,还知道了香炉峰的由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指导学生书写“炉”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古诗。 学生畅所欲言。 | (学贵有疑,从课题处着眼,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来。) 自主读书要有所收获,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必会增强读书的效果。 在学生回答“为什么喜欢”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既是将文字还原为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更进一步通过想象画面来体验诗句的意境美。由此,再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把诗的意境读出来。这一遍朗读,才能读出诗之韵味。 |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作业 :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