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题,解题。
1.课件出示: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同学们,这些句子你还记得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有志者事竟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师:这些句子你还会背吗?(出示并口头填空。)
师:同学们,我们积累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请大家伸出你的金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三、初读感知
1、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难读,难懂,精炼等)
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
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5、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杨氏子 孔君平)
四、研读理解
(一)、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想弄清楚,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文言文?(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请同学们试着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反馈。
1、理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出示句子。
②学生谈理解。(甚:学生练说“甚活泼、甚可爱……”。惠:《辞海》①仁慈;②柔顺;③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仁慈、柔顺:有教养、有礼貌。)
2、理解“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出示句子。
②学生谈理解。(诣:拜见。乃:就,于是。)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两家关系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
3、理解“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出示句子。
②学生谈理解。
③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
④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哪里看出来?水果里只有杨梅吗?
4、理解: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出示句子。
②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③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
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 (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板书:杨梅——杨家果)
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板书:孔雀——孔家禽)
④比较:孔雀是君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发现了什么?(未闻,显得委婉。称孔君平为 “夫子”显得有礼貌。)
⑤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四、赞“聪惠”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
五、熟读成诵
过渡: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聪慧、礼貌,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
1、练习背2、指名背。3、男女生比赛背诵。
六、好书推荐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是大家学得很棒。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除了字面的意思,我们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
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明智慧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世说新语》,你会发现学习文言文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