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8-31 02:33:2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评析】
教师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教材,从最终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钻研和分析。通过自己的解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在落实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前提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重构,对观察对象和分类对象进行了替换和调整。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出发:由学习观察方法——掌握观察方法——运用观察方法——观察、比较、分类四个环节构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很好地实践了灵活使用教材的科学理念。
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载体,玩转科学,落实素养。
(一)猜一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谜语:大大的头,细细的身,年纪不大,胡须一把。
师:猜猜看,是哪位植物朋友?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谜底。(铜钱草)
【教学评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喜欢猜谜语,教师选择用谜语引入铜钱草,谜面暗含铜钱草头大、身细、须根的特点。通过这个有趣的导入,不仅聚焦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通过植物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植物。
(二)拼一拼,熟悉植物朋友的模样。
师:新朋友已经来到了你们桌上,咱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生打招呼
师:来之前,老师给它照了一些照片藏在了信封里,打开看看!
生看卡片(卡片中叶片图片设置了两个混淆图片,叶柄图片设置了一个混淆图片)
师:玩个游戏,拼一拼,拼出一株铜钱草。用植物玩拼图,有意思吧!
生拼图
师: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生:我从卡片中找到圆圆的叶子,放在最上面,然后通过观察找到它的根和下面部分,最后找到绿色的中间部分。
师评价:眼睛观察到的这些特点帮助你获得了成功!
【教学分析】
教师利用打招呼的方式很好地拉近了学生和所要观察的植物之间的距离,既明确了观察对象又引导学生简单地观察了铜钱草。在初次地观察过后,利用卡片,玩转不一样的拼图!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观察了解铜钱草的模样。这样的设计为后面的科学细致地观察做铺垫。
(三)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地观察方法观察铜钱草主要特征。
师:其实它还有许多的秘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找到它?
生:眼看,鼻闻(教师板书相应卡片)
师:谁还有不同方法?
生:小手摸(教师板书卡片)
师:除了借助感官,我们还可以借用?
生:放大镜(教师板书卡片)
师:那就请同学们利用你们刚才想到的这些方法来寻找铜钱草的秘密吧!
生观察
【教学分析】
在拼图游戏观察过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利用感官和借用放大镜的科学方法细致地观察植物的主要特征。儿童化的教师语言,精炼地表达,都为孩子们的观察实践提供了良好地学习氛围。醒目的观察方法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提醒和指引着孩子们用科学的方法细致地观察。
(四)说一说,培养学生良好地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发现: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让学生勇于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在表达中一直围绕着眼睛和放大镜所观察到的特点,老师则要相机点拨:看看,除了眼睛,你还用鼻子、小手发现了什么?(教师指着相应卡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发现更多特点。
如果学生在表达中一直围绕着叶片的特点,那么老师相机提炼出铜钱草叶片特点:绿绿的,圆圆的,中间有一个黄点,齿状花边,表面有漂亮花纹,像女孩的百褶裙。此时老师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它叫铜钱草吗?(ppt出示铜钱图片)这样的追问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与铜钱做比较,来得出名称由来:因其叶片形状酷似古代的铜钱。当学生已经比较全面观察发现叶片表面特征时,教师提出:它的背面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观察方法发现叶片背面的秘密。
【教学评析】
通过科学地观察,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并根据所观察到的主要特征,辨别植物对于一年级的并不是很难。但是如何帮助孩子们科学全面的观察描述植物特征,却是需要教师的全面预设和合理引导的:眼睛观察到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等——小手、鼻子观察植物的粗糙程度和气味——叶片正反面特点也有区别……
教师注重学生的评价,优美的儿童化语言,漂亮的绿植,营造出美的科学课堂。一点一滴的影响和引导着孩子们成为一个个会观察,会表达的小科学家。
(五)画一画,加深记忆培养良好的记录习惯。
师:原来,铜钱草有这么多的秘密。咱们赶紧将它们画出来吧!请找到你桌上的记录单(见右图)填写自己的班级和名字。
生:填写信息
师:开始记录吧
生记录
师:谁来分享你的记录?
生上台分享,学生点评。
【教学评析】
由于学生还在识字阶段,老师选择用画图的方式记录铜钱草的样子。同时,精心设计的记录单,很地从形式和情感上符合和靠近儿童。在画的过程中加深对铜钱草主要特征的记忆,并且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记录习惯。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孩子记录应当真实,客观,实事求是。
(六)试一试。有趣的体验中完善巩固观察方法。
师:瞧,还有两位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课堂。刚刚观察铜钱草的时候,
咱们的眼睛可是立了大功!这个……要观察这两位朋友,找到它们最大的秘密……谁又可以立功劳呢?赶紧用上你们的眼、鼻、手去试试吧!
组长领取植物,学生观察。
师引导学生交流发现,随机评价点拨。
师:谁发现了它们最大的秘密?
生:它的小叶子小手一碰就会关上
师评价:你们用手发现了害羞的这个植物最大的秘密。它是?
生:含羞草
师:你们的鼻子帮上忙了吗?
生:它闻起来很清香,凉凉的。
师评价:小鼻子真灵!
师:它是清凉的“薄荷”。
【教学评析】
大自然中的植物千姿百态,形形色色。教师增加了含羞草和薄荷的观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亲历观察过程,体验了不仅眼睛能帮助我们发现植物的主要特征,辨别植物。鼻子和小手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植物的主要特征,辨别植物。这一活动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且也起到了聚集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在一节课学生注意力薄弱时,恰当地再次聚焦课堂,为后面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
(七)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科学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和简单记录。此时,教师通过李时珍的介绍引入给植物分类教学环节: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就通过仔细观察,辨别了上千种植物,还在《本草纲目》中给植物分了类。咱们也来分一分!
明确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六种植物:看看参加分类的是哪些植物朋友?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植物名称。在认识了植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要求:请按照你们想到的标准,将它们分为两类。并在白纸搬上摆一摆,按照这样的句式(ppt出示,我是按照来分类的,分为一类,分为一类)说一说。
学生分组谈论、交流、记录,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把植物卡片进行分类,在组内说一说,摆一摆,为全班展示发言做好准备。
通过预设分类标准,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提前准备了六套可粘贴在黑板上的植物分类卡片。分享时刻,小组成员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说一说,教师书写分类标准。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每一种分类方法都可直观的展示给全班同学。在全班交流过后,我们能够发现,六种植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两类。
【教学评析】
将植物分为两类,学生很容易就能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完成。但是根据标准分类比较难。老师通过表达句式的给出引导孩子们分类有标准,建立良好的语言表达体系。植物分类卡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帮助学生很好地突破和掌握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分享时刻,给学生搭建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平台。直观地展示学生们想到的所有分类标准,台下的学生也能及时快速地学习其它小组的方法,这也是一次小组和小组之间的思维碰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