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主编,采用专题行动研究,根据国培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研修内容,围绕着语文课如何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一话题,结合小学各年级12个研究课例进行分析。
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的问题。关于这一方面,吴忠豪教授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语文基础知识:拼音、汉字、常用词语、常用句子,标点符号,简单的修辞,常用的文体等;(2)语文学习方法:理解词语句子,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表达顺序,各种文体的阅读,除了读的方法,还有写的方法和听说的方法等;(3)学习习惯:预习,使用工具书,积累摘录词句,质疑提问,收集资料,细心观察生活,收听广播电视,看书读报等。当然语文课程内容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教育内容,好在现在每篇课文对人文教育内容规定非常明确,不需要我们进行太多的思考。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吴忠豪教授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应有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美国的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在《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吴忠豪教授也选择了一个个前后对比的生动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知道了,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不能局限于教师对文本的主观解读,也不能只考虑年段的目标要求,而是要以学生为本,要严格按照儿童认识规律来确定,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