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08: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为语文教学改革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减轻了教师的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强课堂密度,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细微,化静态为动感,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打破了时空局限,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独特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时,首先激情导入:“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其它鸟儿都躲了起来,只有它勇敢地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写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的一篇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散文诗《海燕》,去感悟海燕那穿越时空的壮美!”然后播放能够给人带来强烈震撼、真实感受的视频朗读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乌云越来越暗,雷声轰响,闪电象一条大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海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学生模仿名家朗读,不亦乐乎,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气势。

(二)突出重点,有效突破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学生难于理解父亲的背影,这一内容正是课文的重难点,于是我就播放了有关望父买橘的视频片段,再现了父亲的背影。同时,结合文中的“探、攀、缩、微倾”等有关动词进行精彩赏析,学生深切感受到了那份深沉厚重的东方父爱。课文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在赏析本文时,总联想起自己的父亲,和学生谈到了我和父亲的故事(我给病重的父亲买了一件棉衣,他觉得穿不了多少时日,执意让我退掉),不少学生已是泪眼迷离。父爱如山,更能触动我们心底那根最柔软的神经。

(三)直观形象,拓宽学生视野   

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启发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形成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直观思维的积极性,加速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课文视频朗读。通过观看可课文视频朗读,让学生领略到了千姿百态的桥,有石桥、铁桥、高架桥、立交桥、吊桥等。通过观看有关图片、文字等资料,对赵州桥,卢沟桥“卢沟晓月”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卢沟桥柱头上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以往教学,也就观看课文插图,任教师有十八般武艺也不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利用课件展示,学生便对“交头接耳”、“倾听水声”、“母子相抱”的千姿百态的狮姿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声音,图象可以随时插入,随时展示,避免了平时只靠口说手写的容量小的弊端.这样学生虽是坐在教室里,但其视野却可以随着多媒体的展示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其对文字的感受又可以随着画面,声音不断的延伸,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40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他的最大价值.。在教鲁迅的《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3: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