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晨教授在《高效幸福人生的三项修炼》讲座中讲到第二项修炼:坚持学习是进步的动力。对于教师来讲,假期正是学习进步的好时机。
读书应该是最便捷的学习方式吧。放假以来,每天都会读会儿书。离校的时候,从学校教工之家带回来了一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两天时间读完。这是一位作家(与精神科医生没有半点关系)在长期探访了许多精神科病人之后撰写的一本书。说是书,更像是一本访谈录,作家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去观察那些“非正常人”,从中发现许多意料之外的、匪夷所思的东西。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个世界很奇妙,宽广而辽阔;这个世界很系统,严谨而规则。遗憾的是虽然我们身处于这个世界中,可大多数时候仅仅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点点罢了。更多的,我们则一无所知。
作者在与这些“非正常人”的交流之中,得以窥见之前从未怀疑过的世界,或者是从未感知过的世界的,其他的东西。
比如《四维虫子》一篇,作者接触的这个患者年仅17岁,为了和他能够正常沟通,作者提前花了两周时间,拜会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恶补了关于量子物理的基础书籍。但没料到这个少年所描述的“四维世界”仍然让作者感到无知与迷惘。最终,作者感叹,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天才,如果这个少年真的是个天才,那么他也只是一百年以后甚至更遥远未来的天才,而不属于我们这个“时间段落”。
此类的文章一篇篇读下去,不禁怀疑我们这类“正常人”所感知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世界?真理到底是否存在?那些在我们看来“非正常”的精神病患者,站在他们的角度,会不会感知到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的我们,也许是他们眼中的“非正常人类”吧?表示深深地震撼。
后来,又读了蒋勋先生的《此生与己身最美的相遇》。好像蒋勋这个名字,永远与美、孤独、文化比肩。这本书探讨的是对肉身、人像和生死的美学艺术,研究了从埃及到希腊,从印度到中国,横跨世界各大文明,用细腻感性的笔触,描绘一场肉身之美的浩瀚历史之旅。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死亡美学的描述。蒋勋先生说,古埃及对于死亡是留驻肉身,千年不朽,以期有朝一日唤回灵魂,肉身复活;古希腊对于死亡是雕刻肉身,将此人此生最美的样子作为墓碑,雕刻下来;古印度对于死亡,则是相信生死轮回,在恒河上,生与死顺流而下,纠缠交错;而中国,人们则讳谈死亡,在死者告别人世之际,只有错乱的悲伤,而缺少对死亡的正视与从容。
我想,当一个文明能够从容地正视死亡,能够用美好的东西去讴歌和记录生命的奇迹,那么,人们对于肉身、对于生命便会多了一些敬仰和珍视,纵是不舍,亦是缘之使然,终归逝去,不贪不恋。
最近开始二刷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很厚的上下册,封面装饰柔和而恬淡。之前读了第一遍,没想到这次重读,就跟初读似的,还是觉得津津有味。昨天读的是古希腊神话,今天读的是《诗经》和《楚辞》。这部书非常适合做案头书,每次翻开读几页,都仿佛是站在文学的大门外,偷偷向里窥探了两眼,有一种小小的满足,勾起更多的好奇。
听女儿的推荐,中间还见缝插针地速读了两本给她买的书。一本是《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一位著名脑神经外科专家患癌之后的随笔,不是鸡汤的著作,让人懂得了珍惜;另外一本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十六七岁孩子强烈推荐给我看,一篇一个案子,一篇一个故事,一口气读了半本,案子很新奇,福尔摩斯更神奇,抽丝剥茧,层层推理,不得不说,读着确实爽。
古人说,开卷有益。趁着假期,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很有一种假期的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