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心得 关注学生“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31 08: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等,其中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我在教学实际中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的特点,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讲授练习

小学语文中的一些最基础的元素和知识,如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的发音,汉字书写时遵照的“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的笔顺规则,写字时“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的运笔路线要领等可以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不易发挥,反复的练习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因而这种策略在当前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常常受到批评和责难。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小学语文中某些内容的教学,还是得采用这种策略,只是我们在采取这种策略时,教师的讲解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抓住要领,避免机械重复,想方设法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巩固,尽量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要使用得当,这种策略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前人通过长期研究探索积累下来的宝贵知识,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

二、模仿迁移

这种策略形象直观,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收效比较明显,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大量采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重于能力培养的训练项目,如字形的分析、朗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分析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这种策略。比如,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靠教师讲该带着高兴的或是伤心的感情读,往往收效甚微,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着模仿,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简直立竿见影。当然,教师在示范朗读时普通话一定要标准,情感处理一定要得当,并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模仿。反之,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越模仿越糟糕。再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总会觉得无从下笔,即使下了笔,笔下的东西也是干巴巴的,没有具体可感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尽快会写,并且写好呢?空洞的说教无疑是对牛弹琴,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从模仿范文起步,懂得写人的文章怎么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写事的文章怎么具体写好事情的经过,写景的文章怎么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使景物生动形象……采用这种教学策略,学生在通过模仿,基本掌握某种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要提供一些可供迁移的材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如带领学生学了一首古诗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习古诗的方法作概括性的小结,从而让学生把学习古诗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的古诗中去。再如在学生接触了一批形声字以后,教师要指出形声字的构词方法和特点,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以后接触到形声字时,既能根据形旁正确理解其意思,又能借助声旁把字音读准确,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苏教版第十一册首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的第二至六节诗均以“我们爱你——”起句,用排比咏唱的方式,从五个方面赞美伟大的祖国,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可让学生自主挑选其中的一小节根据原句进行仿写。这样既拓展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操作领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已经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操作领悟的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后,一些后续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这种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以上文所说的现代诗《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在学完了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搜集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学唱一支热爱祖国的歌曲,写一篇祝福祖国的文章。接着,再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诗歌在班上进行交流,开展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朗诵者慷慨激昂的语调,紧紧抓住了同学们的心,同学们的心中深深埋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跟电视、电脑等学会了许多爱国歌曲,比如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等,可以利用音乐课举办爱国歌曲演唱会。同学们引吭高歌,将爱国主义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学们所写的习作,老师认真批改后可挑选其中的数篇优秀习作在教室的习作角进行展示。通过诸多手段,让学生充分领悟“爱国”的深刻内涵。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策略,学生没有独立地去搜集资料,学唱歌曲,抒写作文,学习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也断然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因此,采用“操作领悟”这种教学策略,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学习的潜力,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如写字指导,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揣摩范字的运笔要领和结构特点,自己试写对照,逐步把字写得匀称、美观。又如朗读,在听了教师的范读后,让学生研究这样读好不好,为什么要这么读,能不能读得再好点儿,然后让学生试读。在听了几个同学读后,让他们比较谁读得好,感情投入,再让他们学习刚才读得好的同学的读法,进行试读。学生一旦悟到了写规范汉字、有感情朗读的规律,就能举一反三。

四、质疑研讨

儿童天生好奇,求知欲旺盛。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种现象,低年级小朋友都比较爱说好问,因而课堂也显得生动活泼,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变得沉默寡言,不高兴举手发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究其原因,是长期压抑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善于提问。先由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质疑研讨策略通常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问题,尤其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住这些信息,并有效地组织同学进行探讨,使质疑和探讨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最后的姿势》是2009年新编入六年级上册教材的课文,介绍了5·12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新课伊始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本学年的教材和上学年的相比新增了这篇课文?课中探讨: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楼房即将坍塌的时刻,为什么做出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最后的姿势?通过质疑探究,同学们明白了我们的教材是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谭千秋老师心中装着学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誓死护卫学生,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由于进行了深入探究,学生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更为深刻,赞叹发自肺腑:“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可见,抓住要害进行质疑研讨,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反之,如果教师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那些琐碎的问题,零乱的知识又怎能使学生们一个个小脸通红,小眼发光?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教学策略都各有利弊,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教学不同的内容,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后两种教学策略需要大力提倡,把学生引领到发现、探究为主的轨道上来。不过,实施后两种策略,仍要以前两种策略作为辅助性策略,注意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熟练。总之,以上四种策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学”的实际进行合理选择,正确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3: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