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上学期几个月的学习、研讨和实践,我们都在吴教授和任教授的引领下,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方法,很是难得。在寒假里,任教授又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有关整本书阅读的文献资料,看后又有了一些新的收获,在专业文献的角度看整本书阅读,更有理论的高度。
在这些文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的《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任教授的《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探讨》这两篇文章,一篇侧重于理论指导实践,一篇侧重于课程化的实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了我更全面的认识。
吴教授在文中指出,重提整本书阅读,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阅读现状决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文化基础”,在语文课程中主要“人文底蕴”,指向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的关注。基础、底蕴和情怀都需要积淀,积淀需要长时间的稳定状态,散点式、碎片化、拼接型的阅读却在不断切割、打断、搅动学生的阅读。相对于单篇课文,整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二是推动认识过程的逐渐完善,三是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四是承载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语文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完整本书,还要引导他们养成重读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能够陪伴自己终生的书,常读常新,在不同年龄获得不同的滋养。
任教授提到,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的阅读情境更真实,内容更丰富,对阅读策略的综合性、思维的多元性要求更高。它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的确是这样的。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应着眼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依托阅读,培养学生的思想力、表达力、创造力。课程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类目标、技能类目标、情感类目标和应用类目标。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应是整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结合。而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应立足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积极创设情境,搭建多元平台,整合多种资源,营造立体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展望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的未来,要重点关注跨学科整合的路径,表现性评价的引入。
此外,还有李怀源老师关于小学整本书阅读的见解,也让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关于整本书的选择,李老师认为可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一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李老师认为可以按学生年龄特点指导,按照读物特点指导,三是按照阅读本身的规律指导。学生年龄特点、作品本身特点、阅读能力元素,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人为地分开。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才会动人、持久。
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还有李吉银老师、李金云老师、张悦老师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让我看后也都是有收获的。感谢教授给我们分享的这些宝贵资料,让我们有了再次学习的机会。
博众家之长,相信我们的思想理念会更充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