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
很荣幸工作室搭建了平台,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走近专家,走近课堂,感受整本书阅读探索之旅,看老师们一次次磨课成长与蜕变。
5月27日上午,来到绿都城小学,分别听了《西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两本书的阅读推进课,虽然在下面听课,但老师巧妙的设计和任教授的点拨,也让我收获许多。
于静老师对《西游记》一课让我记忆犹新。她以交流记录单来开启新课,交流人物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一个孩子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他说唐僧以前人妖不分,后来也学会了明辨是非。这是孩子进行思考后的答案,所谓思维得到了提升,便是学生由浅显的思考,提升到更系统、深入的思考吧。
老师发现关注沙僧的较少,那把他从团队中去掉行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关于取经团队的思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最值得点赞的应该是,于老师提出了两个特别有价值的劣构问题: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神通广大,十万天兵都不怕,为什么在取经路上总是打不过妖怪,经常去请救兵?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能辨识妖怪,唐僧为什么不相信他的话?这样开放多元的劣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阶,也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
数字“三”的探索,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放光彩,四大名著中出现的“三”,《道德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让人耳目一新。
最巧妙的设计应该是引用马思齐小朋友的《西游路上的“宴会菜”》,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梳理,让学生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了整合与思考,孩子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语言沟通问题、为什么猪八戒总想赶走悟空等等,老师真正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成为了引领者。
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人物的成长,老师的问题要来源于学生,要提真问题,解决学生的真实需求,小人物也有大作用,老师注重知识点内部的联系,关注性格与命运的关系,面面俱到,可能就会有不深入的地方,有重点的取舍,可能会让课堂更高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