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潮》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1: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体味它的壮观。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真实画面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学生的想象毕竟狭窄。语言文字能不能在头脑中生成画面,生活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缺少那种生活的体验,想象对他们来说就困难了。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光从文字中去感悟显得有些空洞,因此,在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我一起观看大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第一印象。之后在教学重点段落“潮来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片段,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由于课文中描述的景象学生很难见到,因此在教学时,我力图借助课件,并让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环节给我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
1教师语言的暗示。 这节课,我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精心设计。如课件播放之后,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就为接下来学习作者从看到、听到两方面来写潮来时景象作好铺垫。这要比提问“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更容易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再有,在学生汇报交流描写大潮声音、形态的语句之前,教师提问:“作者是先闻其声,还是先见其形?”通过提问的方式暗示学生要按照潮来时的先后顺序来说,有利于教师顺利地组织接下来的课堂教学。
2朗读的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指导朗读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创设情景,亲身感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进行角色体验,试想自己真的陪同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样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沸腾”的场面,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二是师生对话,共同感悟。此时教师也是学生中的一员,用极为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如在读到“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教师适时追问:“两丈多高有多高?”学生说出后,教师接着说到:“六个人那么高,好高的浪潮啊!”学生不知不觉在这种自然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大潮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
3插图的利用。 教材共提供两幅插图,学生通过第一幅图认知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即为水天的交接处,将抽象的词语变得更直观、更具体。而第二幅图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这样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板书的利用及对学生习作的间接指导。当然,通过具体操作,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之处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不足,因此显得知识点过于分散。如果在学生根据板书试背之后,教师能够适当安排自由背、互背或者带着感情齐背等方式对课文进行整体感悟,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除此之外,对一些词语的理解也可以再追问一下,(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学生在充分体会词语意思之后,也就不难理解课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7: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