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课文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文章篇幅短小,寓意深刻,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因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做出以下设计。
一、把熟读成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而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自由读、范读引领、教读断句、自读巩固、互读评议、指名读、表演读、配乐诵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突破重难点。
二、根据原文讲故事,理清故事的脉络。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句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同时依据学困生的难点句进行释疑,教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新方法——扩词法。接着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起因、经过、结果,然后依据这样的顺序,按照原文讲故事就容易多了。这也是训练了孩子们的讲故事有方法的能力。
三、读写结合,想象补白,进行对话拓展。
文言文语句极其凝练,运用单字扩词、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补白文本等方法理解文章,能事半功倍。因此对于省略句:问之,曰:”欲做针。”进行拓展,让学生依据原文展开想象,进行2次对话,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话的提示语训练,丰富故事情节,同时提高学生写段的能力。
不足的是, 在上课的过程中,语气太平淡,缺乏抑扬顿挫。由于没拿话筒,导致我的声音太小,听课者听得不清楚,感觉过程不够连贯。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由于课件一点小意外,导致当时没听清一个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纠正,课堂的应变能力有待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