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正是晒谷子的好日子,于是村里的爷爷、奶奶们都出来晒谷子了。
爷爷、奶奶们先用扫帚把村道打扫干净,然后再把稻谷从袋子里倒出来,用耥板推平,一颗颗饱满的谷粒就这样铺在村道上,很快村道就被这些金灿灿的像黄金一样的谷子铺满了,远远看过去,就像给村道铺上了一块金黄色的地毯。
邻居家的爷爷、奶奶把谷子也晒在了我们家的院子里。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有几只贪吃的小麻雀突然朝谷子飞了过来,高兴在地上乱啄一通。我为了保护稻谷,马上像箭一般冲向小麻雀,把它们赶走。但是,它们似乎也有策略,只要我一转身或者回到屋子里,它们又光明正大地飞下来继续偷吃。就这样,我只好一次次地驱赶它们,它们也一次次地飞下来,这好像变成了我和它们在做游戏一样。虽然,我累得满头大汗,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保护了我们的粮食。
到了傍晚,太阳快下山时。爷爷、奶奶们又开始忙着收稻谷。只见他们先用耥板从四周向中间推,很快稻谷就被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接着,他们把袋子放进放大版的“三脚架”上固定住袋子,把畚斗插进谷堆里,用双手收拢进畚斗里,装满了畚斗,再把谷子倒进袋子里。最后就是捆紧袋口,这样就能把装满稻谷的袋子装车回家。
我看着爷爷、奶奶那么辛苦地收稻谷,也想帮忙,于是找来扫把把剩下的稻谷扫在一起。爷爷、奶奶还夸我懂事呢。看着大人们每天早上晒、傍晚收的,心想,为什么一定要把谷子拿到外面去晒,就不能割完了就马上储存起来呢?于是,我上网查资料,原来,新鲜割下来的谷子都含有一定的水分,通过晾晒可以让稻谷干燥,起到防霉、防蛀的作用。
通过晒谷子、收谷子,我突然明白了唐代大诗人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我们一定要做个光盘的孩子,量力而行,不浪费一粒粮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