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项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09:记叙文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2:5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09: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陆春龄
①一根小小的笛子,在吹者手中,能吹奏出各种各样优美动听的曲子。听那活泼泼的欢乐之音,开人胸襟;吹到委婉之处,又是那么娓娓动听。这就是笛子的魔力。因此在江南吹打曲、江南丝竹和十番锣鼓等器乐合奏中,都以笛子为主。笛子,又因为材料便宜,制作简易,携带便利以及劳动人民爱好等原因,成了民间流行十分广泛的乐器。
②笛子的种类很多,按音色音量,现在普遍有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因一般产于苏州,所以又称苏笛,音色柔和,一般流行于江南一带。曲笛除用于独奏外,京剧中的吹腔,淮剧、锡剧、沪剧、绍兴大班以及民间乐曲和古曲乐曲中都用它来伴奏。特别在昆曲中,唱起来必须用曲笛伴奏,才能传达神情而引人入胜。梆笛在北方流行较广,音色清脆、高亢,在有些地方小戏、民歌和舞蹈中,一般都采用梆笛伴奏。按材料分,又有紫竹笛和白竹笛,北方还有一种枣木笛。而竹笛中又以枯竹做的最好。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产的竹子都可做笛,其中以浙江产的竹子质地最好。
③从汉墓的拓片和敦煌的壁画中都有笛子这一点来看,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笛子了。相传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笛子就传入当时的首都长安(即现今的西安)。但也有人考证,最早的笛子是西亚细亚的纵笛。在埃及的三角塔一墓中还有八人合奏纵笛的图。因西亚产苇管,苇管颇直且大,那时纵笛就多用苇管做成,后传到印度,印度苇管小,但印度产竹,才以竹制纵笛代替苇制纵笛。纵笛经西亚、中亚,周朝末年,由西域传入中国。但几年前我在印度演出时,看到印度演奏的笛子都是用芦苇做的,称苇笛。其实在我国《诗经》《礼记》中,也都记载有竹制乐器如龠、箫、管等,也应该是属于横笛、纵笛之类。
④两千多年来,经过不断改革,笛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孔由原来的三孔到四孔、五孔,一直到现在的六孔。(A)取材也由最初的苇管到现在的竹子。(B)但竹笛的好坏,还受材料和制作上的种种限制。(C)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厂合作试制成功的塑料笛,吹起来声音清脆嘹亮,冷热变化对音色影响也极小。(D) 塑料不吸收水分,吹奏时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附在管壁,就不像竹笛那样容易受潮,影响音色,而且笛膜也不会潮湿。塑料笛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材料到制作处理,都可由人工控制,材料成分不同就可制出不同音色的笛子。用两头粗细一致、管壁厚薄相同的塑料做成的笛子,它的音色音量音准也能达到统一。制造规格统一后,就可采用机器生产。
(文章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笛的特征的一项是(  )
A.经不断改革,笛的音孔由原来的三孔到四孔、五孔,变成了现在的六孔。
B.笛按音色音亮分为曲笛、梆笛两种。曲笛音色柔和,梆笛清脆、高亢。
C.笛的取材经历了由苇管到竹子,再到枣木、塑料等其他材质的过程。
D.笛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中,经由西亚、中亚,从西域传入了中国。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笛的特点写起,到传入发展历史,再到塑料笛研制成功,选文采用了逻辑顺序。
B.“按材料分,又有紫竹笛和白竹笛,北方还有一种枣木笛”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C.“塑料不吸收水分,吹奏时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附在管壁,就不像竹笛那样容易受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产的竹子都可做笛,其中以浙江产的竹子质地最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曲笛因一般产于苏州”一句中“一般”表示具有普遍性,在无法通过统计得出确切结论时,这样表达更有分寸,更具准确性。
B.“在工作中,我也先后试制过枣木笛、电木笛、芦苇笛、化学纸笛、金属笛等,但都不能令人满意”一句应放在第④段的(B)处。
C.“用两头粗细一致、管壁厚薄相同的塑料做成的笛子,它的音色音量音准也能达到统一”,充分体现了塑料笛的最大优点——从材料到制作可由人工控制。
D.选文第③段,从汉墓拓片,敦煌壁画,《诗经》《礼记》记载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笛子在中国的历史,大大地丰富了选文说明的内容。

    新年礼物
侯发山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李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电话。
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⑪“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⑫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⑬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⑭“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⑮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4.小说第一段用大量笔墨来写越来越浓的年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小说第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6.小说第十一段中写“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
7.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8.一边已经答应了雇主帮助照顾老太太,一边是母亲寄来的回家的火车票。你认为李娟该怎么办呢?为
什么?(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1)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
(2)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宽肩的篓子,竹蔑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 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
(3)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
(4)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
(5)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文昌帝君之神位”。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就冷落下来了。
(6)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夏天一地浓荫,秋天满株黄柿。柿树之前,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
(7)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节,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8)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李三老爷点了翰林,要到文昌阁拈香。旗锣伞扇,摆了二里长。他听见有人叫他:“老白!老白!李三老爷来进香了,轿子已经到了螺蛳坝,你还不起来把正门开了!”老白一骨碌坐起来,愣怔了半天,才想起来三老爷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9)这李三老爷虽说点了翰林,人缘很不好,一县人背后都叫他李三麻子。
(10)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 曾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
(11)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
9.阅读语句,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1)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
(2)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
10.文章第(8)段,写到老白梦到“李三老爷点了翰林,到文昌阁拈香”的情节有何用意?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11.文章为什么以“收字纸的老人”为题?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内容,简要阐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2.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3.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4.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B.文章第①、②自然段分别选用了古人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C.母亲捡月饼屑子吃是因为她并不喜欢吃沙甜的,月饼皮又脆又酥。
D.三十五年后,我看到女儿对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心里是愤怒的。
E.母亲对我偷吃月饼的行为没有责怪。这正体现了她的宽容。
15.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探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轩,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古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吹唱。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晴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⑦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⑧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6.文章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17.第⑥段面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1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结构上运用了前后呼应的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B.文章主要叙述了两种消失的年声,因为这种声音的消失,让作者感到最遗憾,也对过年减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流露出不满之情。
C.文章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关于消失的两种年声的叙述。
D.在作者看来鞭炮声、“踩岁”声和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都属于浪漫主义的,也是年的内涵之一。
E.文章表达出作者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相较当前的过年文化,作者更喜欢那些逝去的日子。
19.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2:50:55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1.D
2.C
3.B
【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D项中“笛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中,经由西亚、中亚,从西域传入了中国”表述不准确,应该是“纵笛经西亚、中亚,周朝末年,由西域传入中国”。故选D。
2.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的理解。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通常用到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通常用于介绍某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空间顺序(用于某个建筑物等)、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事理的内在关系)。C项中“塑料不吸收水分,吹奏时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附在管壁,就不像竹笛那样容易受潮”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选C。
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语句的衔接。B项中“在工作中,我也先后试制过枣木笛、电木笛、芦苇笛、化学纸笛、金属笛等,但都不能令人满意”一句应放在第④段C处。因为它属于承上启下的句子,因为上文中的竹笛“受材料和制作上的种种限制”,所以尝试了其他材质的笛子,但发现都不理想,引出下文中对塑料笛的说明。故选B。

4.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引出下文写“礼物”;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新年礼物,母亲自然也盼望女儿回家团聚。
5.结构上:这一段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从上文李娟想给母亲买新年礼物,转到母亲给自己送了新年礼物,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6.①母亲从来没出过远门,她担心李娟没有收到火车票;②没有跟女儿商量就擅自做主给女儿订了回家的火车票,母亲心里不安;③女儿工作忙,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母亲担心这次自己的要求会被拒绝。
7.①吃苦耐劳,勤奋苦干。她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连过年都不愿意放下工作。②孝敬长辈,疼爱母亲。她总是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能够享福。③心思细密,耐心体贴。当她意识到母亲对于自己不能回家过年的决定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就马上换了欢快的语气又安慰母亲
8.示例:我认为李娟应该回家陪母亲过年。因为文中说了,李娟过年是陪一个老人,她的儿子在国外,一个人独居很寂寞,这个老人的境况和母亲很相似,能陪别的老人却不陪自己的母亲,这怎么说得过去呢?再则,她如果将回家过年的原因和这个老人的儿子说,他也会同意的,并能触发老人儿子对母亲的孝心,儿子回家过年,让老人也感受到儿子的关爱,反而是一举两得的事
【分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文章开头对年味浓墨重彩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背景;渲染节日的气氛,烘托人物渴望过年,希望与亲人团聚的心理。要分点作答,做到条理清楚。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说出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敲母亲语言、行为背后的心理,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答案。
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要结合具体的事件以及人物的言行、心理等。根据题干的要求,要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首先要对李娟所做的事件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再说出事件所反映出的李娟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答案不唯一,符合生活实际即可。

9.⑴“不惊动主人”写出老白进堂屋收字纸,主人并不知道,表现了老白深受主人的信任,突出乡村民风淳朴。
⑵“抹平”是动作描写,写老白怕别人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认真检查废纸的情状,突出老白的善良。
10.写老白在梦中回想起以前文昌阁的盛况,与下文老白认不得近几年他收的字纸的情节呼应,突出老白对以前生活的怀念,揭示了社会的变迁,乡村的生活习俗已悄然改变。
11.示例:中国人对于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中国农村崇尚文化的民风习俗,让老白能够以“收字纸”作为职业,终老一生,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崇尚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老白只是中国乡村众多“收字纸的老人”中的一个。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的进入,农村的生活方式渐渐发生改变,随着老白的离开,“收字纸”的职业也将消亡,老白的无疾而终,折射出中国农村社会习俗的变迁。
【分析】
9.这道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答题模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
⑴从“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可以看出,老白和主人比较熟识。“不惊动主人”意味着老白进堂屋收字纸时,主人并不知道。表现了老白深受主人的信任,突出乡村民风淳朴。
⑵从“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经发生过”可以得知,曾经在其他人身上发生过把重要的房地契当字纸扔了的现象。因此,“抹平”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老白认真检查废纸的情状,突出了老白的善良和做事的认真。
10.这道题考查对文章选材的理解。从“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可以看出,写老白在梦中回想起以前文昌阁的盛况,突出了老白对以前生活的怀念。从“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可以看出,老白近几年收的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两个情节前后呼应,揭示了社会的变迁,乡村的生活习俗已悄然改变。
1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晴,其作用有: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贯穿全文的线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反映作者情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等。从“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等语句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中国农村崇尚文化的民风习俗,让老白能够以“收字纸”作为职业,终老一生。老白只是中国乡村众多“收字纸的老人”中的一个,标题“收字纸的老人”是中国社会崇尚文化习俗的见证。从“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等语句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的进入,农村的生活方式渐渐发生改变,“收字纸”的职业也将消亡,折射出中国农村社会习俗的变迁。

12.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13.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4.CD
15.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
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解析】
12.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文章以“月饼”为线索,主要写了我小时吃月饼,有一次偷吃月饼,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三件事。
1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找准赏析的角度是关键。从句子内容来看,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月饼拟人化,表现出月饼对我的吸引力之大,从而有了我偷吃月饼的情节。
14.C. “母亲捡月饼屑子吃是因为她并不喜欢吃沙甜的”有误。是因为母亲疼爱我,好吃的都留给了我,她自己舍不得吃;
D. “心里是愤怒的”有误。这些让我想起“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心理是幸福的。
故选CD。
1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在做此类题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中记叙的事件和主要人物,然后再审清题意,分析思考,能明白文中体现出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确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再答题即可。本文以“月饼”为线索,回忆三十五年前我偷吃月饼的事,我从月饼中品出了母爱,每到中秋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月饼,想起母亲。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这些与朱自清的《背影》所表达的情感有共同之处,不过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老境却如此颓唐”,常常“情郁于中”,自叹“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还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愧疚与怜惜之情。

16.大年夜燃烧鞭炮前的“踩岁”声,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丰富。
17.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18.BE
19.过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声;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解析】
16.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轩,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古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可知第一种声音是:大年夜燃烧鞭炮前的“踩岁”声。2)结合“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吹唱”可知第二种声音是: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3)结合“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可知,这两种声音都取谐音,有民族特点,都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丰富。结合“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可知,年声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体现人们精神生活。因此年声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丰富。
17.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句子赏析。1)结合“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可知,吆喝声的特点: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2)划线句子具体的描绘了吆喝声和老北京胡同里各家开门、拜年的声音,运用比喻修辞,把这些声音比成了交响乐,一方面写出了那个年代的过年习俗的特色,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了过年时热闹的氛围;另一方面画面感特别强,如在眼前,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18.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B. 结合“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地,多少变得有些单调”“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等句子可知,作者对年的声音消失是有遗憾,但是没有对过年减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流露出不满之情。故B错误。
E. 本文并没有谈及当前过年文化,文章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但是并没有表达对把过去和现在的日子作比较,没有表达对哪种日子更喜欢的内容,故E错误。
故选BE。
19.本题考查句子理解。1)“两者”指年味和年声,因此真正的年要把年味和年声结合在一起。2)结合“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可知,年味代表物质追求,年声代表精神追求,年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把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结合在一起。3)结合“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可知,真正的年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