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
——叶圣陶
“xue”,“x”代表未知和好奇。“u”是“student”的“u”,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e”代表探索。“学”(xue)就是让学生怀着好奇的心一起开启语文的探索之旅。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也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可是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业基础,我发现学生们连基本的写人记事类的作文都不会写。“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针对学生的写作基础,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以学促教,在写作中教写作”的作文教学:
一、勤练字:
根据学校提前3—5分钟候课的要求,我就充分利用这提前的几分钟,提前来到教师,利用“互动课堂”的“计时器”功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集中练字。计时结束后,我利用“作品”功能,将学生的作品收缴,然后进行“学生互批”的“全班随机”相互批阅,计时30秒,上传互批的练字作品,全班学生,共评一份作品,让他们贴切的感受到字迹的美观与否,直接与学生的成绩休戚相关。学生自己就觉得,练着练着,自己明显进步了。
二、多练笔
练好字,只是第一步,能否写好作文,还得在平时下功夫。每天的语文时间,我们都会充分利用好“读书笔记本”,把每一课的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先抄写下来,然后利用抄写的词语进行片段写作。利用“互动课堂”作品提交功能,进行提交,并全班随机批改。日复一日,学生的写作已经可以信手拈来。
三、用写作教写作
用写作教写作,用我自己的写作引领学生的写作,用自己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用自己的写作经验引导学生的写作过程。
有句话说:没有总结,经历只是经历;只有总结,经历才会变成经验。教师自己写文章的过程是经历,经过总结转换成经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习写作知识,感悟写作规律,掌握写作方法,我用自己的写作体验唤醒、引领、激励学生的写作,“能写作、懂写作”才能更好的“用写作教写作,在写作中教写作”。所有的讲解都不如我们实地操练起来效果好,最好的是在操练中边发现问题,边指导做法。这就是“在写作中教写作”。
人们都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是教练,更不是只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的教练,而且是和学生一起游泳的陪练,而且教练的角色和作用是在陪练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生不是在教师教和组织的过程中学会游泳的,而是和在和教师一起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的。”
所以我们不能只做教练,要当陪练,陪着学生一起练。以“学游泳、学驾照”为例,思考教练们的讲解,若不是在我们实地操作的基础上加以指点,无论教练讲解多少理论知识或方法技巧,作为学员的我们或许能听得懂,但是能用的上吗?更甚的是也许根本就听不懂吧。我每次都会陪学生一起写作。记得有一次,我们师生共同写作文。分享我的作文之后,学生们听着听着,眼圈红了。
另外,我还让学生整合作文素材,同样的素材可以多次运用到作文当中,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尴尬问题。经过多次的练习,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这是我最大的安慰。看着他们满满的作文,我满眼都是欣悦。
五、多批改
(一)符号批示法。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二)点拨提示法。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三)要求提示法。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所谓“放”就是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或互改。
1、自我修改:
(1)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监听,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2)默读分析。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
2、互评互改:
(1)教师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2)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 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对于学生互相批改后的作文,我都是全批全改。不是简单的批阅评语,而是会在可圈可点之处随时做批注。在结尾处,分优点和缺点两大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设性意见。如有原则性的问题,我会把学生叫到跟前当面进行批阅。学生改完之后,进行二次批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相互影响,默默仰望;脚步不停,悄然成长……这个春天,我们因写作而相遇共行;相信我们未来的春天,更会因作文而阳光明媚,前程似锦。“用写作教写作,在写作中学写作”,它只是种下一颗种子,相信这粒种子一定会长成主干,伸开根根青枝,萌发片片绿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