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又听到奶奶的唠叨:“现在条件真好,有吃有喝。哪像我们那个年代呀!”看着奶奶的感叹,我心中充满好奇:他们年代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于是我决定过一把采访瘾,以解我心中的疑惑。
“奶奶,你们那个时候住怎么样的房子?”
奶奶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们那个时候,住的都是木头房子。”
“那夏天应该很凉快吧?现在的农家乐、民宿不就是用木头做的吗?”
“谁说的?到了夏天,热浪从木头的缝隙里席卷而来,手中的一把破蒲扇,怎么也赶不走阵阵热浪和嗡嗡直叫的蚊子。冬天时,寒风呼呼地吹着,房子上的茅草沙沙地响,我们在被子里冻得瑟瑟发抖。春秋之时雨水多,我们就得在快下大雨时准备容器来接水,有时候雨下得大,家中可以养鱼,院中可以养鸭了,就连撑着伞做饭也习以为常。”奶奶的话让我目瞪口呆,此木头房非彼木头房也。
我转头又问爸爸:“爸爸,那你呢?”
“我们那个时候好一点,至少有了砖瓦房,不会漏雨,基本的温饱已不成问题,但是科技不发达,没有什么好东西。夏天在屋子里太热太闷,就搬两把长凳到阳台,竹榻一放,上面铺个凉席,拿床被子就躺上面直接睡了。记得很多次在暑假里,我在阳台睡觉,在半夜的时候不是被冻醒就是被蚊子咬醒。”
听了奶奶、爸爸的话,我心中感慨万千,我看着自己的房间:中央空调高高的隐蔽在天花板中,电液蚊香24小时准备着,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开着空调,裹着被子外加一个立式静音风扇……墙上挂着电视,书桌上一个笔记本电脑,一个Ipad,书桌旁一个大书架,上面塞满了书……
多么好的物质条件啊!我不禁一阵唏嘘:三代人的住房差别可真大呀!但这不也意味着我们的祖国正一直欣欣向荣,蓬勃地向前发展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