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词语含义的推断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 | | | | | (2)上尝欲遣人使朔方 | | | (3)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 | 查阅词典法:①理解,明白;②比喻;③告诉, 一般用于上告下。 | | (4)卿何执耶 | 联系语境法:上文中“三问,三以其人对”和下 文中蒙正的回答。 |
|
【答案】(1)只,仅仅;(2)出使;(3)告诉;(4)固执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句意为: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徒”是只,仅仅的意思。(2)句句意为: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到秦国出使。“使”是出使的意思。(3)句句意为:告诉中书省选一位能够认真负责的人把差使交给他。“谕”是告诉的意思。(4)依据“三问,三以其人对”和“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的理解,可以看出吕蒙正坚持己见,因此“执”是固执的意思。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长跪而谢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蒙正退以名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其人可使/其真无马邪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积累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和用法。A项,相同,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不同,前者:连词,表修饰;后者:连词,表转折;C项,不同,前者:介词,用,拿;后者:介词,因为;D项,不同,前者:代词,那个;后者:副词,难道。故选:A。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答案】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应结合句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注意句中是否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常见文言现象。如果存在上述现象,翻译时应明确体现出来。翻译时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句中重点词语有:而,连词,表示转折,但;逆,违背;与,同“欤”,疑问语气词。据此翻译即可。 (2)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答案】不久,最终让吕蒙正推荐的人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应结合句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注意句中是否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常见文言现象。如果存在上述现象,翻译时应明确体现出来。翻译时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句中重点词语有:既而,不久;卒,最终;果,果然。据此翻译即可。 4.阅读[甲] [乙] 两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唐雌和吕蒙正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 (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2)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 【答案】)这两个语气词的运用,表现了唐雎和吕蒙正义正辞严、据理力争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给语句中的词语,从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乎”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结合前文“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可知,唐雎照用秦王口吻,反唇相讥,表现了唐雎义正辞严,敢于斗争的特点。“尔”兼词,意思是“而已”“罢了”。这句话针对太宗的“卿何执耶”来说的,表现了吕蒙正寸步不让,据理力争的特点。这两个语气词的运用,表现了唐雎和吕蒙正义正辞严、据理力争的特点。【参考译文】 【甲】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乙】 太宗想派一个人出使辽国,告诉中书省选一位能够认真负责的人把差使交给他。吕蒙正把一个人的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再次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太宗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吕蒙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他坚持说:“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太宗走下朝堂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不如吕蒙正的气量大呀!”不久,最终让吕蒙正推荐的人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