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闪闪的星星》精品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16: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闪闪的星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信封、彩色笔、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闪闪的星星”玩具,并旋转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提问:想不想得到这样的玩具?你能尝试动手制作吗?
(3)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探究新知。
(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出的。
(2)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及步骤。
① 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
② 将小棒或铅笔固定在画纸的中间。
③ 转动小棒,就出现“闪闪的星星”。
(3)师生共同探究制作难点,讨论解决方法。
①教师提问:如何使玩具的正面和反面内容相互呼应?
②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好方法。
③师生归纳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正反呼应的方法。
④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讲解玩具设计原理:视觉暂留原理。
3、创新实践。
(1)教师提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你还能怎样设计这种玩具?
(2)学生欣赏优秀设计作品,说一说作品创意好在什么地方。
(3)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小游戏,打开设计思路。
(4)教师提出学习建议:运用“闪闪的星星”的制作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玩具。
(5)教师巡视和指导。
4、展示评价。
(1)与同伴一块玩玩自己制作的玩具,体验成功的乐趣。
(2)学生说一说自己玩具的创意。
(3)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说说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画制作的方法?
(2)学生欣赏手翻动画视频片段。
(3)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动画制作方法。
课后反思:
从“导学”中,启发学生对不同星状的认识。制作五角星,作为该课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在欣赏导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在哪里见过星星的图形?并欣赏生活中的星星的物品,还有和星星有关的图片,这样既可陶冶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示范操作”中,激发学生对不同星状折、剪法的探究意识。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积极的动作示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实践际操作,又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认知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实效性。再次,该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而不同形状的星星的折、剪法又有着共通之处,因此,教学设计中设置剪不同的星状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具有星状特点的图象,激发儿童对几何图形的潜意识,创编出生动、有趣的图像。
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过程比较顺利,然而当教到五角星的时候,学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很着急,但是我没有一带而过,而是停下进度,又进行了一次示范,并要求同组间相互检查,看看同组折的对不对。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走到了他们位子上,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在这一环节,我共进行了四次示范,花费了将近十分钟时间。
示范是美术课堂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教师的有效示范直接影响着这堂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就像这堂课,我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示范,为的就是突破五角星这个难点,难点一旦突破,后面的就很容易进行下去了,因此,示范一定要能突破课堂的难点。但这节课这里的花的时间太多了,第二次开课的时候这个环节就好很多了。
在展评的这环节,效果明显。我让学生每组选一名代表,把星星用双面胶贴到他的衣服上,上台来展示。然后让学生来评评哪颗星星最闪亮?这里上台展示的时候全班的学生都沸腾了,因为确实好玩有趣级了。
在这堂课上,没有准备更多漂亮的的小星星成了我最大的遗憾!我想,如果我制作的星星很漂亮,很别致,学生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创意会更加别出心裁!虽然课留下了遗憾事,但对我来说这是一堂快乐的美术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9: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