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2.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书法大家作品,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导入:书法是一门有着浓郁的东方情调的中国传统艺术,一幅理想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胸中波涛的流泻,是作者把长期的生活积累,精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凝聚在短暂的一挥之中,是精神的再创造,是心灵的表露和言志抒情的手段,它更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我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出示课件18-21:
二、了解画家及其楷书特点,交流书写经验
1. 教师引导:最后一幅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欣赏了这幅名作,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22:
预设1:赵孟頫的字方正,横平竖直,笔路很清楚。他的书法容易看懂,方便临摹。
预设2:现在市面上的好多楷书作品都和赵孟頫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他的作品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书写提示,结合赵孟頫书法作品,主要从字形结构、笔意风格、整体印象等方面进行赏析,感受作者的书法特色。
(教师板书:书写提示)
预设1:笔意风格方面,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
预设2:字体结构方面,严谨端正,平正宽绰。
预设3:整体印象,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3.教师小结:《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赵孟頫书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作为赵氏楷书的上乘之作,其楷法精研,圆转遒丽,宽博凝重,晋唐风韵跃然纸上。
出示课件23:
4.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简介赵孟頫。
5.教师小结: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其作品风格秀丽柔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的刚健风格形成对比。而且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
出示课件24:
6.交流书写经验,鼓励临摹名家作品。
教师引导:我们欣赏了名家名作,请结合你平时的书写经验谈一谈: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
预设1:首先要平心静气,起笔、运笔、收笔一气呵成,横平竖直,字体方正。
预设2:要多观察,揣摩书法名家的字的特点,在临摹中不断提高。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赵孟頫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色,有兴趣的孩子课下可以去临摹他的作品,越是深入的接触,你就会越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学习“日积月累”,背诵名言
1.学生自由诵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训,借助工具书和老师给出的注释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课件25:
2.小组同学交流解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集体交流名言警句的意思,老师适当讲解。
预设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应该懂得变通,屈伸,不必死钻牛角。
教师指导:“变”和“通”合起来即为“变通”,不墨守成规,依据实际情况而作非原则性的变动。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
预设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是说假如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不断更新。
教师指导:这句话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出示课件26:
预设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教师引导:全句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后半句的意思是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你知道这句话的比喻义吗?我们常常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句话?
预设: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常常在祝福或者赞美学生比老师更优秀时引用。
预设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是说假如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 假如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教师指导:这句话也是在讲,在执行法令政策的时候,要依据适宜情况而定,要有利于民,有利于事情的发展和成功。
出示课件27:
4.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这四句话,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1:这几句话都是在讲做事要变通,才能有益于事情的发展。
预设2:要求新求变,做事要结合实际情况。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主题是“发展与创新”,以“创新”求“发展”。请同学们反复再读这几句话,理解含义,体会其中的智慧。
(教师板书:日积月累“发展和创新”)
5.熟读成诵。各种形式的诵读,直至背诵。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2.有兴趣的学生试着临摹赵孟頫书法作品。
出示课件28:
五、板书设计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发展和创新”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部分内容,旨在总结交流六年的语文学习养成的好习惯,借助字义推想词义,体会引用的好处,欣赏名家名作,积累名言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他们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发现,这也是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科学精神”在实践中的运用。
好习惯的养成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六年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归纳总结,积极交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语文学习方法,既是总结,更是引领,为中学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但学生在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习惯之后能否按照教材的不同方面进行梳理,并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还需要引导,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段,要加以督促,可以阶段性检查。“引用”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修辞手法,同学们平时可能没有细品它的表达效果,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妙处,以他人观点为旁证,从不同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并鼓励学生交流在习作中恰当引用名言警句的成功经验。经过这次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这种修辞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主动尝试运用这一修辞手法了。只是还有部分孩子在不理解名人名言的意思的情况下张冠李戴,引用不恰当,反而适得其反。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整理不同主题的名人名言,如“诚信”“思考”“自律”等等。鉴于学生对名人字画的欣赏能力还浮于表面,我借助课件多给学生展示不同书法大家的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不同风格的美,并指导学生可以先从字形结构、笔意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体会赵孟頫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积累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部分的教学,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方法,查阅或给出关键字词的意思,让学生推想整句名言的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能够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