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一本好书,那是一种学习,一种快乐,一份享受。这次参加图书漂流读书活动我有幸拜读了《课堂深处的精彩》一书,对我冲击很大,受益匪浅。看过了这本书,我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缺点和不足。对课堂教学的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令我深思,在此谈谈个人的感想。
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地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人心灵深处。”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情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爱首先是尊重,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地满足并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
其次,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美国数学课上的“磨洋工”》这一课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美国的数学老师在学生明明已经有了算式的情况下,还要花很长的时间让学生去猜想、验证,最后连练习都没有完成,当下课时有位学生对他的做法提出质疑:“我们在推论那些不正确的答案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可是这位老师却说:“数学不是算术,更不是一个似懂非懂的式子去计算答案,如果我们根据式子机械地计算结果,那我们充其量就是计算器;要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而那么做是不对的,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美国的教师认为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有能力适应这个不断前进的社会
可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走入了与我同样的误区。教师精心备课,将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安排的井井有条,教学内容衔接紧凑,整节课教师是主角,同学们是观众。教师讲得投入忘我,却忘记了这个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留给同学们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呢?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才会更好的接受知识,而非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尤其是我所任教的数学课,讲解过多,把书上知识要点、定理公式灌输给了学生,没有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究,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更谈不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由于学生在课堂中不善于发言,老师的这种课堂观念直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多种组织形式授课,要打破常规,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会多思考、合作交流,张扬个性,激发兴趣,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相信这样的教学,会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份精彩的。
再次,作为数学教师要深刻领悟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计算和掌握一些公式的应用,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些规律或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我想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吧。
我觉得《课堂深处的精彩》这本书里有许多的课例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要从这些课例当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地学习、渗透、尝试,从而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打造精彩的魅力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