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今年的第一场春雨雷声轰鸣,大雨滂沱,但是这个周六的班主任培训在我校文体中心如期举行,座无虚席,老师们仍满心期待。期待像夏书芳老师和周慧玲老师那样独具风格又震撼心灵的教育盛宴。
上午是郑州大学文学院院士王士祥教授的“传统文化与德育”,王教授用生动感人的故事阐释了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下午是来自驻马店一高的高三班主任张胜利老师给大家呈现的“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的报告,各种励志教育故事激励人心,催人奋进。张老师的主流文化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如今孩子们最关注的大型综艺节目不谋而合。如“爸爸去哪了?”、“奔跑吧,兄弟。”这些稍微变身都能成为张老师教育孩子们的好素材。王教授则是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入手,点出了传统文化教育重在个人素养的提升,而不在形式。一个高中,一个大学,我想如果把这两个老师的讲座颠倒一下顺序更为合适。高中的孩子面临高考的压力,需要极大的鼓励,而大学的孩子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底蕴,所以需要更深层次的经典传统文化来熏陶。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但是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文化也是有讲究的,我认为二者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相得益彰。
王教授说儒释道精神都起源于中原大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家在山东齐鲁大地,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是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氏。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原,作为中原人更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让这些精髓深入内心,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自身修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作为传统文化的诗歌也是进行德育的很好途径。王教授在讲到《游子吟》这首诗时,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完全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利用这首诗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课。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屡试不第,直到50岁才考中进士,得到了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自己曾经多少次赶考,多少回离家,母亲灯下赶制衣服的情景历历在目。针脚细细密密,母亲缝制的衣服牢牢靠靠,就怕儿子归期漫长。一旦得意就把母恩报,所以就在他上任时写下了这首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游子吟》。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吧。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企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在学生毕业之际望教授又一次用这首诗教育学生,让学生珍惜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养活自己的基础上能养活自己的父母,这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
下午的张胜利老师,与其说他是一个班主任倒不如说他是群孩子的父亲。每每外出讲课他都会给自己班级的每个孩子带上礼物。哪怕是两三个新疆的葡萄干,哪怕是端午节一个系在手上的丝线都洋溢着对孩子满满的爱。张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鼓励了每一位学生,更多的是他挖掘出了每个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体会到了爱,并且让学生学会了爱。
王教授的传统文化和张老师的主流文化,一个现代一个古典,二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同工异曲之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