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要带着同学们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备课时我感到很困惑,让二年级的孩子懂得读书的目的,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我想:不行的话就干脆把道理和盘托出算了。
我拿着课本走进课堂,同学们还在叽叽喳喳地闹着,我没吭声,在黑板上迅速写下了:你为( )读书?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并且要保密,写好后马上收到书包里。孩子们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都认真地做着。
接着,我让孩子们预习课文。并留意自己不懂的问题。而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主要围绕着哪个问题展开故事的呢?有几种答案,你能交流一下吗?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问题。正确率极高。在他们提出问题时,我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了如:崛起|、若有所思、郑重、传播等词语的意思。这时,我带着同学们认真地将课文朗读了两遍。
最后,我故意问:“你们刚上课时所写的答案,现在需要改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说完就写起了答案。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他们居然都是一种答案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没有想到临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进行教学,竟然毫不费力的解决了教学难题。上课需要生成,需要锤炼,需要践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