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读了刘墉先生的新作《说话的魅力—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仿佛先生就与自己对面而坐,用最为平实的语言与自己聊天,将沟通中增强语言和人格魅力的技巧娓娓道来,同时总能生动地借助插图和人们所熟识的典故、成语把沟通中的禁忌点明。
书的扉页上是这样介绍刘墉先生的: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他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事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读他的书确实印证了以上的说法。
作者结合了心理学、从潜意识的角度,为读者分析了大到说话题材、小到说话音量的选择可能给听话人产生的好与不好的感觉。于是告诫读者从细微之处下功夫,调整原有的一些习惯,“偷偷地改变”,这样的改变就算别人不能马上发现,但是也会渐渐感觉你的不同。
书中作者每个章节都用生动的故事、幽默的谚语、引人关注的新闻作引子,导入要论及的理论,一开始就吸引读者,并且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表现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刘墉先生从接电话的“喂!”谈起。不是极其善于思考的人怎么能想到这个“喂!”上大有学问呢?“喂!”的长短、音调、气实气虚都会传达一定的信息,让对方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说话的“根本功夫”并不一定在于优美的音色和标准普通话,而是更内里的许多东西:那是呼吸、气势、气韵、潜意识的影响力,也是对环境的掌控和对时机的把握。所以我们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下苦功,才能给人说不出的感动。
书中作者谈的就是这些微妙的东西,它简单到由接电话的第一个字“喂!”开始,抽象到教我们养气的方法,甚至引伸到为什么有人“能在马背上得天下,却不能在办公桌后面治理天下”,以及生活背景对说话的潜在影响。
先生也很实在地一点一点分析座位方向、灯光角度、身体倾斜、乃至讲话速度、讲话音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甚至小到怎么穿袜子、解扣子、提领子。
读此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个说话者,说话要让别人信服,首先要有说话的气势。要造这样的势需要有自信,一定把发言视为展示自我的机会;另外要坚信自己要说的话就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当然自信、气势总是建立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的)。另外,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伊始就用自己的high情绪去感染和带动学生,因为整堂课的气氛很容易受到教师情绪状态的影响,惟有教师high起来了,学生们才会在活跃的情绪状态中有效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