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本书第一辑第一章节:教育的大智慧。其中文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也常常撞倒孩子,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每一位心怀教育梦想的老师们都期望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但现实的问题是,因为“儿童缺场”,我们时常漠视、误读了儿童。想一想,我们是否知道儿童是谁?儿童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儿童通往未来的路径需要怎样走?我们需要教育的大智慧,只有认识儿童,了解儿童,才能更好地教好儿童。
天性在 儿童便在
我们需要回到最初去认识儿童,儿童是鲜活的生命。陶行知先生用一个“活”字,揭示了儿童的本质。儿童的天性是好奇,是想象,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是他们独有的表达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是探索者。”这也不难发现三、四岁的孩子会追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在小学低段,这个现象也特别明显。
儿童展露自己的天性,对新奇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陶行知认为,“要让儿童得到四种东西,团体娱乐之玩具、进修学问之学具、日常生活之用具、手脑双挥之工具”。我们要让儿童回到他们的活动上去,游戏就是不错的方式,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他们是自如、快乐的。
解放儿童 做个“儿童”
当下儿童普遍处于日历忙碌与钟表忙碌之中,学习要求超过了儿童的现有能力,他们过早地消耗了自己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我们莫要“揠苗助长”,过早、不当的方式将逐渐消蚀儿童的天性。
做个“儿童”,便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他们的世界。陶行知提到,“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作为家长、老师,我们要有重新做一个孩子的意识。我时常会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我脑海里出现的总是那几位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我便会设想学生喜欢的可能是怎样的老师?
我想到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她当时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她的教学像是施了魔法一般,每一节课都充满了乐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也幻化成了跳动的音符,有节奏、有韵律……她时常借作业评语鼓励我,作业本是我们传递心声的信件。我想她的魅力源于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把每一位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跟随陶行知先生认识孩子,我们要目光敏锐,善于发现、勤于观察;我们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走到孩子心里去。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站在孩童的角度,我们便有了童心、便多了理解与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