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阅读时有困难,听课时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学困生由于心理、环境、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的影响,与其他学生相比,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整体水平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引导学困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一点一点地转化他们,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难题。
要想提高学困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勇于举手发言,需要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学生的心理建设,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首先要免除他们对答错问题的恐惧。要在班级营造一种课堂氛围:答错问题并不可怕,不参与课堂,不积极举手发言才是不正确的。学困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一般较差,在他们回答问题时,无论回答成什么样,一定要赞扬他们敢于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而且要找到他们回答时的亮点,哪怕仅仅是声音比上一次大了,语言相对上一次流畅了。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一定会使得学困生看见希望的曙光,慢慢树立自信心。
另一方面,在教学时,老师最好能更多地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但可以让课堂做到有情、有境、有味,还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更乐于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更乐意举手发言。例如在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二十世纪的伟大发明,在下次语文课上进行分享交流。这种提前准备更有利于学困生课堂上的发挥。还可以围绕课文最后一句话,展望新世纪,想象未来会有什么样神奇的发明,会从哪些方面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通过情境创设,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到了课堂交流中,同时也引导学困生思考,慢慢地让他们喜欢上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困生的语文课堂参与意识,必须采用学困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教学方式,同时对他们在课堂的表现给予鼓励,树立其自信心,这样他们慢慢就会提高发言的积极性,慢慢地不再抵触和恐惧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