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更加重视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而动手操作无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途径。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引导与调控,同时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本学期的教学,下面便谈谈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操作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操作欲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厘米是一个很抽象的时间单位,教师单一的讲解,无法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厘米是多长?”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首先让学生认识直尺上的1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然后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1厘米的物体,如指甲的长,图钉的长,再把这些物体和直尺上的1厘米比一比,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操作欲望,并真切地感受1厘米到底有多长?
二、明确目标,发展思维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不是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要设计好明确的操作目标,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地掌握知识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观察主题图,感觉企鹅很多数不清,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用的时间长并且容混乱、易数错,这时候提出明确的目标“100根小棒怎样摆,别人就会比较容易看出是100根。”这样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操作,通过比较得出,“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比较好,从而得出“10个10是一百,100里有10个十”。这样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操作,操作活动就不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三、多种操作方法,激发创造热情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4减8结果是多少?教学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从24根小棒中拿走8根)教师:怎样从24根小棒拿走8根?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4根中减8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与散开的4根结合起来是24根,从24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下16根;
(2)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2根,与剩下的1捆加4根合起来是16根;
(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4根合起来为14根,从14根中拿走8根剩6根,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然后汇报自己拿的过程,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认为比较好的拿法再示范一遍,讲出算理,这样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计算方法,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享用终身。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也可以及早培养。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比较费时,使用起来更花费时间,导致时间不够,起不到真正操作的意义。因此必须及早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这些常规包括课前如何认真准备、专心倾听老师的指导、何时收拾学具等。
如: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问题,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用圆片表示挂牌的人数,用三角形表示浇花的人数。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圆红片,摆15个,每个花片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三角形,从左往右摆10个,上行的圆片和下行的三角形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明确要求,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目的明确。通过操作,把两种图形排一排、比一比,学生一眼用挂牌的人数去掉和浇花一样多的人数,就是挂牌的比浇花的多5人。
总之,动手操作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发展思维。但是,只有教师有目的地、科学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养成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操作的本领,才能真正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动手操作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