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磨练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评公开课《陋室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2:4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7日,迎江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教研活动在我校进行。活动中,成小芳老师执教的《陋室铭》一课,回想起来,至今仍然意犹未尽。想不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成小芳老师进入语文教师角色的速度如此之快,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此娴熟,课堂教学进步如此神速,这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的课堂教学的确可圈可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胆识。成小芳是区教育局去年新招聘的年经老师,学的是历史专业,教的是初中历史。可由于学校当时紧缺语文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同时,她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挑起了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担子;而且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又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听课老师如此之多(市区听课的老师有26名,是班上学生数的3倍)。这充分说明成小芳人小胆不小,也说明了她十分珍惜这次的教研机会:希望借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促使自己在教学上不断进步。

二、肯学习。一接到本次教研任务,成小芳就开始忙碌起来,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等,一直忙得不亦乐乎。教案初稿写好了,就急急忙忙来语文组讨教;课件制作完了,就“低声下气”地请指点一二;教学流程梳理了,就询问是否合理,怎样修改。等一切准备的差不多了,她还是不放心,竟然打电话“骚扰”区教研室刘东生主任,又向她请教一番,接下来又是一连串的修改。我问她累不累,她说:只要有进步,一切都值得!

三、敢创新。不像我们这辈人,初上语文课时,教学流程、问题设计、板书,甚至连导入新课都按照《教案》来,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的出入。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总是按照“朗读——作者介绍——写作背景——逐句翻译——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而且一成不变。而成小芳却勇于打破教学常规,显现出其开拓创新的教学思维。

(一)她选择以“陋室”为突破口,精心设计了“初读课文,了解陋室——精读课文,走进陋室——品读课文,分析陋室——背诵课文,品味陋室”四个教学环节,并能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在“了解陋室”前,成老师请学生回忆“三顾茅庐”的故事,通过师生分析诸葛亮的“茅庐”为什么出名的形式导入,阅读课文水到渠成,并为在“走进陋室”中品读刘禹锡其人和其生活态度时,埋下伏笔,做出铺垫。其中课文的朗读节奏提示也帮助、规范了学生进行朗读、解读和归纳;课件所展示的三幅画面不仅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本文的内容与主题,成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口,而且,使学生能够传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雅致淡泊,豁达乐观的作风,并能让这种作风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二)启发学生思考启示,促进个性思维发展。在这堂《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只要能答出道道,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种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可见。如就课堂最后的拓展教学环节而言,让学生谈阅读启示,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肯定与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不足及建议。

一、与其单边行动,不如多方会谈。在“品读课文,分析陋室”这一主要环节,还是以教师单边分析为主,学生参与率不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影响了课堂的质感。

二、与其草草结束,不如戛然而止。毕竟是新手上路,灵活处理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下课铃响了,由于教师预设的课堂任务还没有完成,老师仍然按部就班按照原教学设计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可是从当时她焦灼的神情来看,内心已“方寸大乱”。这样,效果就会大为折扣。                           

三、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留有缺憾。为了达到成功,新教师上公开课,往往会追求面面俱到,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作者、背景、字词句、朗读背诵、主旨特色等无不包括在教学过程之中,这样做,既完不成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任务,直观上又让课堂美观逊色不少。实际上,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则面面不到。每种文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其语言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要敏感地抓住文章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思考。大凡教学大家上课,一堂课主要从课文的重难点中的一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其他的常常会被略去;他们往往会在最能活跃的课堂气氛、最能体现民主的教学方法、最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等方面来组织教学。这样一来,上课学生就会“有心”,听课老师也会“有意”;学生因全面参与而兴奋,教师因感官调动而陶醉。公开课的美感也就全部显现出来。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不完美才是它的真实存在。不管怎样的课堂,哪怕你再做精心的准备,总会留有一些不足的。叶澜教授讲:“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毕竟课是活的,对象是活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看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从学生的角度看,不同的学生同样也有不同的收获和困惑。或许,这节课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来说很适合,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也许就不适合了。所以说没有完美的课,只能力求更好的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