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优秀教案word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8:0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BS)同步练习Word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表格、公式、特殊符号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压缩文件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文件预览:

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进行简单应用;(难点)
2.理解勾股数的定义,探索常用勾股数的规律.(重点)

一、情境导入
1.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类型一】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1)在△ABC中,∠A=20°,∠B=70°;
(2)在△ABC中,AC=7,AB=24,BC=25;
(3)△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a-b)=c2.
解析:(1)已知两角可以求出另外一个角;(2)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3)将式子变形即可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
解:(1)在△ABC中,∵∠A=20°,∠B=70°,∴∠C=180°-∠A-∠B=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2)∵AC2+AB2=72+242=625,BC2=252=625,∴AC2+AB2=BC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3)∵(a+b)(a-b)=c2,∴a2-b2=c2,即a2=b2+c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方法总结:在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要特别注意找到最大边,定理描述的最大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

【类型二】 判断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CE=14CB,试判断AF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观察图形并加以合理的推测,不难发现AF⊥EF.
解:AF⊥EF.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a, 则EC=a,BE=3a,CF=DF=2a.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B2+BE2=16a2+9a2=25a2.在Rt△CEF中,由勾股定理得EF2=CE2+CF2=a2+4a2=5a2.在Rt△ADF中,由勾股定理得AF2=AD2+DF2=16a2+4a2=20a2.在△AEF中,AE2=EF2+AF2,∴△AEF为直角三角形,且AE为斜边.∴∠AFE=90°,即AF⊥EF.
方法总结:利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定直角三角形,从而推出两线的垂直关系.

探究点二:勾股数
  下列几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32,42,52;②9,40,41;③13,14,15;④0.9,1.2,1.5.
解析:第①组不符合勾股数的定义,不是勾股数;第③④组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只有第②组的9,40,41是勾股数.故填②.
方法总结:判断勾股数的方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要符合等式a2+b2=c2;二要都是正整数.

三、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8:12:38 | 只看该作者
下载链接 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1.rar (331.56 KB, 下载次数: 471)
    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公众号“czwkzy”,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   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已关注,请进入“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更多教学资源,免费、持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2: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