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六 古诗文默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8:2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接默写

1.__晴川历历汉阳树__,芳草萋萋鹦鹉洲。

2.大漠孤烟直,__长河落日圆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

4.采菊东篱下,__悠然见南山__。

5.感时花溅泪,__恨别鸟惊心__。

6.黑云压城城欲摧,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

7.角声满天秋色里,__塞上燕脂凝夜紫__。

8.半卷红旗临易水,__霜重鼓寒声不起__。

9.天接云涛连晓雾,__星河欲转千帆舞__。

10.我报路长嗟日暮,__学诗谩有惊人句__。

11.__折戟沉沙铁未销__,自将磨洗认前朝。

12.东风不与周郎便,__铜雀春深锁二乔__。

13.重岩叠嶂,__隐天蔽日__,自非亭午夜分,__不见曦月__。

14.有时朝发白帝,__暮到江陵__,其间千二百里,__虽乘奔御风__,__不以疾也__。

15.巴东三峡巫峡长,__猿鸣三声泪沾裳__。

16.高峰入云,__清流见底__。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1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

18.富贵不能淫,__贫贱不能移__,威武不能屈。

二、理解默写

1.《三峡》一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自非亭午夜分__,__不见曦月__。

2.《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山川之美__,__古来共谈__。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__。

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大漠孤烟直__,__长河落日圆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征蓬出汉塞__,__归雁入胡天__。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__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是: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__。

8.孟子认为真的大丈夫应该能做到“__富贵不能淫__,__贫贱不能移__,__威武不能屈__”。

9.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所以动心忍性__,__曾益其所不能__”阐述了磨难的意义。

10.《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问君何能尔__?__心远地自偏__。

11.《饮酒(其五)》一诗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采菊东篱下__,__悠然见南山__。

12.《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安贫乐道、励志守节的句子是:__此中有真意__,__欲辨已忘言__。

13.《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国破山河在__,__城春草木深__。

14.《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__感时花溅泪__,__恨别鸟惊心__”。

15.《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烽火连三月__,__家书抵万金__。

16.《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__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__。

17.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__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

18.《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__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__。

19.《渔家傲》中既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又慨叹社会动乱,文章无用的一句是:__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__。

20.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仍怜故乡水__,__万里送行舟__。

2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山随平野尽__,__江入大荒流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6: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