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 冰心
1.词语:
匿名(nì míng) 林阴(lín yīn) 敷衍(fū yǎn)
膝盖(xī gài) 并蒂(bìng dì) 浓阴(nóng yīn)
莲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ī xié)
慈怜(cí lián) 荫蔽(yīn bì) 荫庇(yìn bì)
覆盖(fù gài)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 mèi)
木梗(mù gěng) 沐浴(mù yù) 遮蔽(zhē bì)
徘徊(pái huái) 嗅觉(xiù jué) 揣摩(chuāi mó)
2.多音字
荷:荷叶(hé) 负荷(hè)
闷:闷热(mēn rè)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ú lè) 烦闷(fán mèn)
会: 会计(kuài jì) 会议(huì yì)
卷: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
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 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
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
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
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
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6.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7.《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
①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
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8.《金色花》中心思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9.《荷叶 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10.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我”看到荷叶护莲,就像坚强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勇敢无畏的守护一样。
11.文章第⑧段的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1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亲比喻成荷叶,把“我”比喻成红莲,“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托物言情的写法)
13.《荷叶 母亲》中心思想
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一、文学常识: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
《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
1、儿女 : 古,子侄辈; 今,子女。
2、 去: 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3、文义: 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
1.顾: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②相顾惊疑。 顾:看。(如顾野有麦场)
③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如三顾茅庐)
2.信:①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③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
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关键词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八、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九、理解问答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1)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2)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2.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答: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答:“撒盐”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形容飞雪的比喻句:
(1)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 白《北风行》
(2)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李商隐《对雪二首》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 愈《春雪》
4.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答:(1)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2)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3)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则更令人钦佩。
(4)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咏雪》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二、注音
讲论(lùn) 雪骤(zhòu) 差(chà)可拟
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三、解释词语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5)俄而: 不久,一会儿
(6)骤:急速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四、翻译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问题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参考答案: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参考答案: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5.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
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陈太丘与友期》
一、注音: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二、解释词语: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4)至:到
(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7)时年:这年(那时)。
(8)戏: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信:诚信,讲信用。
(14)礼:礼貌。
(15)惭:感到惭愧。
(16)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7)顾: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