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秋部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7: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重点

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难点

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td]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使用导入语直接导入。
讲授新课
【法律是什么】
1、展示图片:
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
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
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1:
(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6、归纳2:
(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
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法律与道德】
1、探究与分享: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
(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
2、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3、播放视频:《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
4、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7、道德无用论:有人说,法律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强调道德了。你觉得道德有没有用呢?(辩论)
8、女子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律师:无损可退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做法的?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之外,我们应该怎么做?
9、总结: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0、小拓展: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
思考。
说说自己对法律的理解。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作为小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情景做出判断。
思考、讨论。
比较、归纳。
辩论。
思考。
谈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的感悟。
以具体的情景作为材料,让学生正确区分道德、法律和纪律,并从具体事例中去思考、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从辩论中认识到道德的作用,并形成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的正确观念。
课堂小结
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总结提升
板书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1、法律保护权利
2、法律规范行为
3、法律与道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法律认同感,培养法律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法律常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简单区分各种行为对应的法律。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能够判断一种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法律。

重点

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

难点

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雪花老师小学资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


[td]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场景与哪些法律有关?
抢答。
图片思考导入。
讲授新课
【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1、小组竞答:我们公民都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我国有哪些法律呢?
2、播放视频《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3、法律无时不在: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法律无处不在:图片展示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法律无处不在:我们无论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当中,都有相关的法律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
6、小采访: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涉及哪些法律。
(1)我的姑姑是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我的叔叔是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7、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都有法律的踪迹、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8、学以致用: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课本第8页活动园)
【刑法、民法、行政法】
1、认识我国的三大实体法: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
2、我当小判官:请你判断一下,嫌疑人王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触犯了什么法律?
3、判断结果: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刑事拘留,他触犯了《刑法》。
4、解释:什么是刑法。
5、七嘴八舌: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吗?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犯罪行为都有哪些?
6、阅读角:课本第6页。
7、餐饮公司侵犯杨颖肖像权,被判赔100万并道歉:你知道该商家的行为是触犯了哪部法律吗?
8、解释:民法是什么。
9、相关链接:课本第6页。
讨论:你见过合同吗?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签订合同呢?
10、新闻:建筑工地不少民工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11、律师提醒:劳动者谨记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律武器。
12、说一说、看一看:生活中的合同。
13、温馨提示: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14、解释:什么是行政法。
抢答。
采访、分享。
判断,连线。
思考,判断。
说出自己知道的犯罪行为。
思考,判断。
讨论,认识合同重要性。
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视频认识到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时时刻刻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通过不同场景中的法律认识到我们生活处处都有法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通过连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加深对法律规范和保护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意识。
初步认识刑法与犯罪行为,并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走犯罪的道路。
初步认识民法,懂得要适当地签订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有序、更加和谐美好。
总结提升
板书
生活与法律
1、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2、认识三大实体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事、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作用,在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依法维权。

重点

了解法律的作用。

难点

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td]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生活小镜头:假如你是小郑,你可以怎么做?你的依据是什么?
2、导入语: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法律为我们提供保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法律的作用了吗?法律都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思考。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法律的作用】
1、讨论:
(1)你是如何看待这名运动员的做法的?这样做对其他参赛选手来说,公平吗?
(2运动员的做法违规吗?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能怎么办?
2、总结:比赛不能缺少规则,只有制定全面合理的规则,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才能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而社会生活更离不开规则,缺乏规则的社会只能导致混乱。
3、小见解: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又会怎样呢?
4、视频:高铁霸座女最新消息:被罚200元。
5、深度思考:
(1)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女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
(2)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6、图片展示: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
7、视频: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8、法律作用大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作用了吗?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
9、法律作用我发现: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归纳。
10、法律作用大:
(1)法律如同指南针,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3)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4)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正义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①阅读角:《管子》
②具体解决纠纷的案例展示。
③总结:法律的如同尺子,帮助我们衡量对错,解决纠纷。
【学会依法维权】
1、各抒己见:
(1)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2)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
2、小讨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视频:法律力量大  维权得靠
4、小提示,勿忘记: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5、试一试:请你说一说,如果遇到以下情况,你该怎么办?老师小学资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
(1)华华因为违反校规校纪,学校要开除华华。
(2)铭铭在超市购买了一盒巧克力,到家后发现该巧克力已过期。
(3)慧慧到书店看书,离开时,店家怀疑她偷拿了图书,要求搜查慧慧的书包。
6、相关链接:法律援助。
7、展示当地法律援助机关的地点、联系方式等。
8、法律故事会: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讨论。
想象没有法律的后果。
思考。
讨论,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法律的作用。
判断观点的正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以致用。
通过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规则的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从缺乏规则的后果中联想到缺乏法律的后果,懂得法律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法律的作用。
知道以暴制暴容易产生违法行为,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也能正确维权。
课堂小结
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总结提升
板书
法律作用大
1、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
2、学会依法维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设计

课题

宪法是根本法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宪法意识,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书籍、网络等加深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

3、知识目标:感受宪法日,理解宪法日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重点

理解宪法日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td]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提问:每年的12月4日,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2、回答:国家宪法日。
3、导入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宪法日,来感受一下宪法的魅力。
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问导入。
讲授新课
1、宪法日知识大抢答:
(1)为什么12月4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了宪法日呢?雪花老师小学资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
(2)你知道我国是在哪一年确定12月4日为宪法日的吗?
(3)宪法日会开展一些怎样的活动呢?
2、播放视频《国家宪法日》
3、小提示: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4、小镜头:走近国家宪法日(课本第13页)
5、小小分享会:你和陈飞平有一样的发现吗?你所在的学校、小区等会在宪法日当天开展哪些宪法宣传活动呢?
6、感受宪法日:
(1)播放视频《山东省实验小学宪法日活动》
(2)宪法日宣传活动
7、小讨论:有人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完全没有必要,大多数的宪法日活动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通过对宪法日的感受,你觉得设立宪法日有必要吗?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8、总结:设立宪法日的重大意义
(1)形成尊重宪法的氛围
(2)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捍卫人民奋斗成果
①介绍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历程(课本第15页)。
②小讨论:从第一部宪法制定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回答:宪法来之不易,是人民奋斗的结果。
9、过渡语:宪法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宪法。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请你查一查,说说它们的含义。
10、活动园:五年宪法日主题。
11、资料搜查员:请你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与国家宪法日相关的知识,并分享一下你的所得。
12、分享归纳:宪法日小知识。
13、小贴士:一些国家的宪法日。
14、大开眼界:世界各国宪法日是怎么过的?
15、观察与思考:从对国外宪法日及宪法日活动的了解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4、小感悟: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的宪法,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宪法日活动,帮助人们树立宪法意识,从而形成崇尚宪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护宪法权威。而我们也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宪法、加强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
15、展示图片:除了宪法日意外,其他时间各中小学也开展许多活动,学习宪法。
抢答。
分享自己在宪法日的所见所闻。
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分享自己搜查到的相关资料。
抢答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本节课奠定良好的氛围。
通过分享见闻加深对宪法日的感受。
通过讨论,形成对宪法日的正确认识,懂得设立宪法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其他国家宪法日的了解,知道各国都十分重视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学生在宪法日以外的时间也要认真学习宪法、维护宪法尊重、推动宪法实施。
课堂小结
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总结提升
板书
感受宪法日
1、感受宪法日
2、宪法日的重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7:59: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
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小结
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4.身份证用处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必做题]
一、填空。
1.国籍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并为__________所沿用。
3. _____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二、判断。
1.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
2.外国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
3.公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
[选做题]
小组之间讨论:机场的边检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
这一些,都是我们中国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看到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感想。(激发民族自豪感)
3.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看到这些成就,内心真的是很激动,那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像科学家叔叔那样搞科研,也不能像解放军叔叔去保家卫国,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学好每一个知识做起。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想怎么做?
4.小结
同学们的答案让老师特别欣慰,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加油吧!孩子们。你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长为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公民。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我是中国公民,我关心国家建设。
经济  军事  航天……
我是中国公民,我自豪。
2.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3.努力做好中国名片。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必做题]
一、填空。
1.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____________的使命。
2.中国是全世界第_____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___________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 _____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4.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__________。
二、判断。
1.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
2.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了。                                (  )
3.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
4.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
5.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  )
三、简答题。
1.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
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选做题]
作为中国公民,你打算为祖国做些什么?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③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
这一些,都是我们中国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看到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感想。(激发民族自豪感)
3.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看到这些成就,内心真的是很激动,那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像科学家叔叔那样搞科研,也不能像解放军叔叔去保家卫国,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学好每一个知识做起。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想怎么做?
4.小结
同学们的答案让老师特别欣慰,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加油吧!孩子们。你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长为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公民。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我是中国公民,我关心国家建设。经济  军事  航天……我是中国公民,我自豪。
2.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3.努力做好中国名片。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教学活动的确立
1、案例的提出: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的学生对社会信息的纳入量之大,内容之广而复杂,而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有限,抵御诱惑能力弱,致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时,难以从内心深处让其接受老师的教导和引导。面对如今能言善辩的学生,更是难以教育,出口就是权利,动则就是维权,别侵犯、伤害他的权益。对其权益进行维护现象,结合高考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使学生能全面了解、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而在复习课中确立了此题。
2、活动的指导思想:
立足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
3、活动的目标:
通过此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维权意和履行法律义务意识,做一个能承担一定家庭、社会责任的当代中学生。
(二)、教学案例活动的过程:
1、导入:歌曲导入,明确主题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学生结合书本进行整理。
(1)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2)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关系?
3、生活现象、素材的展示:
(1)学生就自己日常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侵犯、甚至是伤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和事件;(分类展示)进行学习。
(2)老师通过视频播放社会中侵犯、伤害学生权利的视频资料;
4、学生发表对上述视频材料,生活中的现象,根据知识理论进行分析,老师明确观点。
(三)、活动总结,深化案例: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肯定、表扬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结合学生发表见解和相互讨论的过程和内容理解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给予明确解释。
2、总结维权的原因、途径,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遵守的原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

五、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六、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必做题]
一、填空。
1.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____________的使命。
2.中国是全世界第_____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___________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 _____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4.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__________。
二、判断。
1.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
2.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了。                                (  )
3.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
4.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
5.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  )
三、简答题。
1.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
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选做题]
作为中国公民,你打算为祖国做些什么?
七、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5.《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职权。

②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2.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能了解国家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做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出示图片:说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

(2)活动园: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代表人民行驶当家作主的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呢?②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

3.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含义,以及具体职责。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何履职,以及与人民的关系。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48页的活动园和49页的知识窗。

交流:国家权力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2.过渡:我们了解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那么作为全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机关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课件出示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情况。)

3.出示第50页知识窗,了解“一府一委两院”。

4.出示第50页活动园,分析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

5.探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从“穿制服”说起。

总结:通过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国家权力机关以及执行机关的产生、履职情况,还知道了国家机关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让我们进一步拥护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6.人大代表为人民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2.增强搜集、提炼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或从网上查阅、搜集、提炼相关资料。

3.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难点】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活动一:阅读资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呢?那就是,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教师提问: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活动二:案例析理

案例一:2015年3月,为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人大代表提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进行修改,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表决通过。

案例二: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期间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来电、来函、来访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出对“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建议。中共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成立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起草组并编制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2016年3月,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教师提问:根据所给案例,大家思考一下,案例体现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活动三:思考

教师提问:大家结合教材想一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哪一方面?

学生课下搜集关于人民依照法律程序罢免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的案例,课上分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案例:

2016年9月14日,济南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会。长清区人大常委会依法罢免了刘明霞的济南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有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有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目前,涉案的省人大代表已由原选举单位接受其辞职或被罢免终止了代表资格。

教师最后总结: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究竟具有怎么样的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最后总结: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看,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因此,它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表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是各级人民大表大会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重要保证。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布置作业: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方面,课下大家从报纸、新闻、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预习一下第二个和第三个方面。

三、重点强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意义和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2、通过探讨监督政府的方式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现实热门事件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评价政府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对我国政府建立“阳光政府”的信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和民主意识。

2学情分析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不强,容易以偏概全,因而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权力,引导学生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3.为“阳光工程”喝彩

(创设情景导入新)

在阅读教材的关于《焦点访谈》的情景基础上,播放《谁在强收“保护费”》的视频。《谁在强收“保护费”》是《焦点访谈》在2月20日播出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湖南省桃县工商管理局为了完成计划目标,向该县的企业和经营人员强收保护费的事情。湖南省桃县工商管理局收“保护费”的事经媒体曝光后,国家工商总局、湖南省工商局、常德市工商局以至中纪委都迅速派人到桃县处理此事。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 桃县工商局如此强收“保护费”是否合法?为什么要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监督?不进行监督会有什么后果?(一、二小组)

◆你认为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监督桃县工商局?(三、四小组)

(分小组讨论3分钟)

以上问题由学生思考回答,得出本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自称为”天下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在其担任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办公厅秘书和副主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贪污人民币814.8164万元……李真的赃物堆满了三个房间和一条走廊。李真作为一国家公职人员,本应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却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设问:那么,这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贪污腐化分子呢?如果不是,请举出具体的人物或事例说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也列举一些如牛玉儒、任长霞、周国知等人物事迹。)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引导学生思考:李真和任长霞等都是拥有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运用权力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前者贪污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权力运用得好,就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板书)

(上述结论之后,接着的问题是: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就直接切入第二个问题。)

二、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不同的思路是什么呢?谁更具有正确性呢?引导学生看书P47页,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的认识越越深刻。但是,我们仍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腐败官员“浮出”水面。

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做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

  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就好像小猫关进牛圈里,天马行空,去自由。

原哈尔滨市前常务副市长朱胜:“大家一辈子不要做贪官。(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断会有熟悉的官员落马?我感觉制度上的漏洞还是太多。”

老师问:作为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引导如下

(1)思想根:长期以不注重思想意识改造,法治理念淡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是产生腐败的思想根。

(2)制度根: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滋生腐败的制度根。

我们党有没有进行反腐败斗争?(PPT展示如下示意图:中共反腐斗争的三阶段)那么,应该如何着手建立这个机制呢?(教师讲解,突破难点)1.制约和监督机制

(1)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就要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材料——《2006年,民间反腐力量凸现》:2006年作为一个反腐关键年,民间反腐将作为重要力量凸显出。2006年1月日,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完成了他有生以的第616次举报:在2003年的一次水灾后,国家发改委下拨给村民建房补助款906万元,却仅有0万元落到村民手中,其余均被省市相关部门截留。616次,这个平凡的数字昭示着反腐的不易,也表明民众对反腐的勇气和决心。

(2)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这就要求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3)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3)上面,我们的同学曾就“如何监督桃县工商管理局的违法收费行为”进行过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就如何监督桃县工商管理局、杜绝再次发生类似“强收保护费”的行为,发表了充分的意见,给桃县工商管理局开出了很多“治病”的药方。

那么,同学们能否尝试着将大家提出的这些监督方式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呢?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监督(人大)、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院、法院)、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包括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等,这就构成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三、为“阳光工程”喝彩

1、探究“阳光工程”

开放“红头”查阅,政务向社会公开,表明我们的政府对自身的信心日益提高,更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直接体现。类似开放政府“红头”查阅这样的政务公开行为,我们把它统称为“阳光工程”。开放“红头”的查阅是“阳光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各地的做法以及效果又怎样呢?(向学生展示有关材料、图片、网页,感受阳光工程,为阳光工程喝彩!)

开放“红头”查阅,建立“政务公开网”、让百姓通过网络查询和信息,这些都是监督权力的具体形式。就在2006年两会期间,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这一方面反映了民众对“两会”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政府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打造“阳光政府”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远了。

作为中学生,我们同样要学会监督政府,那么同学们能否通过网络即时查阅广东省或广州市政府在政务公开、公布“红头”的做法吗?

(学生活动)能否通过网络查阅一些已经公开的“红头”呢?

开放红头,打造阳光工程是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具体体现。2、以开放“红头”为例,看政府接受监督有何意义?

(师生一起探究教材P48的三个镜头,教师引导学生从开放“红头”的查阅所表明的意义入手,思考总括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

◆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有利于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有利于广大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能否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为人民谋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就在61年前的某个夏天,毛泽东和他老师(徐特立)的老师黄炎培对话天下。对于黄炎培的“中共能否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的担忧,毛泽东同志这样说:“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教师:党和国家正在想办法遏制、杜绝腐败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如何做使我们的政府越越有权威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并进行情感教育)

师:我们的党和政府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热烈欢迎和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恰当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真正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负起责,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分析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资料,能够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3、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案例资料,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体会今天我们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幸福。

教学重点: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司法保护的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课

播放歌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1、这里特别的你”指的是谁?未成年人,哪一类人被称为未成年人?

2、我们未成年人又受到了谁的特别的爱?

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关爱、特殊照顾。

二、讲授新课: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

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几种保护。

(一)家庭保护

家庭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健康品格的培养,个人学业的发展等,都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二)学校保护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我们一周有五天的时间生活在学校里,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保护。

那么现在我再反过来采访一下咱们同学,你所了解的有多少?安监控,班级,宿舍,食堂,不随意出校门。

(三)社会保护

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社会各界是否肩负起各自的保护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学生晓龙和晓峰做了一次亲身体验。请看视频短片《处处受限》

(四)司法保护

播放视频《不要让无情的暴力发生在最温馨的家里》。

同学们谈一谈法律怎样对其养子进行司法保护的?

三、行动与实践

调查了解身边的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哪些保护?请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课堂交流

1、生活回望,交流展示: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他们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四个方面的保护,分别是:家庭、学校、社会、司法。

3、说一说:父母在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方面都做了什么?

4、那么学校又对我们都做了哪些保护呢?

老师主要强调了三方面: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

5、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保护的内容你还了解哪些,说说与大家分享。

五、收获平台

说一说这节课我知道了……我学会了……

师生回顾小结

教师归纳解释

                       家庭保护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教学目标:

1、学生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能进行正确的判断,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2、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3、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

教学设计思路:  

由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导入,再利用人生AB剧的形式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敢于打官司的意识:再通过对校园抢劫、敲诈事件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善于斗争;最后通过对情景的处理,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

二、出示案例:

1、用第一人称的途述,将一则家庭暴力、孩子受到虐待的案例,呈现出来:我叫刘丽丽,今年12岁,爸妈离婚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且经常打孩子,我告诉了奶奶,奶奶叫我不要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不光彩。

思考:你认为应不应该听奶奶的话?学生辩论

继续案例:我没说,但爸爸更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旧伤未好又添新疤。

教师提醒: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结果。从事件中可以看出,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敢于斗争,软弱和沉默只会使侵害人变本加厉。

继续案例:他为什么这样?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寻找维权途径和维权机构

途径:协商——投诉——上诉(打官司)   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继续案例:我去找妈妈,妈妈让我给妇联写信,希望你们能帮帮我。

2、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归纳,得出关键是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是否有勇气。

3、案例:中小学生中80%的学生诉说身边存在“校园抢劫、敲诈”现象,18%的学生诉说自己曾遭遇过,但真正告诉老师、家长,寻求保护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决定“自认倒霉”。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归纳: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四情景:六年级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

学生思考对策,要用机智摆脱。

结果:利用胡同转悠,并最后把坏人带来了派出所。

三、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

在校园外中,有各种潜伏的危险。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存在,但如果危险一旦发生,将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一)拐卖、绑架儿童

为什么要拐卖儿童?为什么要绑架儿童?

为了钱,有的是因为自己本来没有小孩,想要小孩养老。

被拐卖的儿童一般去哪了呢?

人贩子拐卖儿童主要是将儿童卖到偏远地方,做别人的养子女,卖到工厂矿区里做苦力,有些还会被打残废,放在路边当乞丐,行乞赚钱。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人贩子拐卖的只是年龄更小的小孩,实际上在拐卖的案件里头,二、三十岁的大人也会成为被拐卖的对象。

绑架就是将小朋友绑起来,关起来,问家长拿钱,之后才能放人,有些犯人担心小朋友会透露自己的信息,可能会撕票,撕票的意思是,不论收不收到钱,都将小孩杀死。

人贩子有几种拐骗的惯技,需要同学们注意:

1.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带不带?

2.陌生人说顺路将你接送回家,你上不上车?

3.陌生人拿饼干给你吃,你吃吗?拿果汁给你喝,你喝吗?

4.有人强行将你抓走,怎么办?

需要记得以下这些事:

1.记住家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     2.夜晚之前需回家

3.不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食物     4.不走人少的路

5.不离家出走     6.不一个人坐滴滴、的士

7.不去网吧、KTV      8.出现危险,往人多的地方去求助

9.打电话报警,要讲清楚地点,附近的建筑


(二)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怎样的?同学们应该已经有初步的概念。一般表现为索要财物、拳打脚踢,摔跤,揪头发,抓耳朵,掰手指,更严重的有拍裸照、动刀子。

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存在校园欺凌?原因很复杂,有的同学刚开始只是想用恶作剧的方式,整蛊其他同学,但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欺负别人的习惯;有的同学是因为模仿游戏、电视电影、手机视频,觉得这样很酷;有的同学是跟同学发生矛盾后,不讲道理,只用拳头,认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有的同学觉得暴力可以引起别人的重视,由此获得自豪感。

但这些都是扭曲的想法,是错的,使用暴力在文明社会中是低等的行为,是违法的。

这几天,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件,很多成年人说自己在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受过别人的欺负,而且不少人说当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导致事件的恶化。

为什么要及时处理呢?校园欺凌,往往是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对方是不是可以欺负,好不好欺负,这种试一试的心理,刚开始可能只是讲粗口的语言暴力,可能是推搡行为,可能是扔书包。当发现这个同学没有反抗时,就觉得可以继续实施暴力。有的同学会去反抗,双方打斗起来,但这个时候,对方就找更多的人,拿武器打回去,后果也会相当严重。



受到侵害怎么办?

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为什么不告诉家长和老师呢?对方恐吓你不能告诉你就真的不敢告诉了吗?被欺负的事情,已经不是你们自己能解决的了。这事情是需要有其他力量介入才能解决。在成年人社会里,发生打斗的事件,也会报警,由警察去处理,校园欺凌跟成年人的打斗事件一样严重的,大人都要找警察去处理了,我们作为小学生也应该找其他力量介入去处理。

被人欺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有那么一些不幸,你爸妈小时候可能也有这种经历。你的爸妈,你的老师都会协助你去解决问题、调整情绪。

遇到欺凌行为,怎么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三)性侵犯

有部分同龄人或者是比你年纪大的人,可能会侵犯同学们的身体。他们有可能是陌生人,有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可能是亲戚,可能是邻居,可能同学。

无论对方怎么哄骗你,都不要给别人触碰这个图上背心、裤衩的地方,不许碰!也不要在别人面前脱衣服、换衣服。不跟陌生人单独相处。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这也是重要的事情,得再说两次。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四)校园里打闹引发的危险

现在的校园伤害案中,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发生打闹。

校园打闹到底有多危险?

2016年,河南省桐柏县一间小学里,7名同学课间打闹,其中一人撞到桌角,伤到内脏,因为救治不及时,8岁学生死亡。

2017年,江苏省姜堰区的一间小学里,一名学生将同桌的凳子抽掉,导致同学脊椎骨受伤,休学一年,医疗费数万元。

那么课间应该怎样做好,才能防范风险?

1.不在楼道踢球、追逐打闹

2.不攀爬阳台、窗台

3.下楼梯不拥挤

4.小心使用剪刀、笔等文具

5.不拿教室里的清洁用具打闹

6.不冲撞教室门口、讲台、书桌

7.不从阳台往下扔东西

8.上体育课按老师要求使用体育器材

9.乘坐校车时不随意走动,不打闹

(五)毒品的魔抓伸向未成年人

相信学校已经向同学们讲过毒品的危害。吸食毒品后会上瘾,也就是想继续吸食,否则全身难受。当前毒品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是海洛因和冰毒。人在吸食海洛因后,会出现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种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当前毒品在国内大肆流通,毒品的魔抓已经伸向未成年人。毒品,是千万不能试的东西,一试毁终身。试了之后,你现在这种优质的生活就全都没了。民警常说:“染毒只要1分钟,戒毒却需几十年。”

今天一共给同学们讲了三个内容,我们回顾一下……


教师总结


为什么要有法律、纪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因为有纪律,我们才能安全地成长。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都在跟法律打交道。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作为小学生很难独立用法律来保护自已的权益,可以在监护人的帮助下(代维权)或老师的指导下用法律来依法保护自我权益。我们要记得及时向家长、老师、警察请求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6: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