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一个明明白白的班主任(读书心得讲座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08:5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一个明明白白的班主任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

    导语

各位老师大家好!开学季是很忙的,但是今天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聚集在这里交流和分享,我很感谢大家!今天我将要与大家交流和分享的是: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一、认识闫学

闫学,1970年生,1991年毕业于济南大学中文系后被聘到了山东章丘实验小学,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成为当时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4年开始担任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个人专栏,并以《为什么是闫学》为题,刊登了自身成长之路;同年在《小学青年教师》发表个人专辑,成为该刊的封面人物,在全国各地引起较大反响。   

她提出了“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倡导“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方式,讲学的足迹逐渐走向了全国,在推广教师阅读方面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06年底,她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2008年,她的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而书稿的基本组成部分,便是这些年写作的大量读书随笔。

2009年,她撰写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出版,这本书一再重印,成为2009年度中国教师用书畅销书;2010年,《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成为全国各地班主任培训的重点推荐书籍,并获得2011年度中国教书用书畅销书奖。同年,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书《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集中展现了她在语文教学上的探索与思考,并成为《中国教育报》暑期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之一。2012年,她又出版了新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该书写作历时两年,由于资料丰富翔实,操作性强,受到一线老师热烈的欢迎。2013年9月 从教研员角色变化为校长,2014年,2015年在《教师博览原创版》开设专栏。我是从2012年“接触”闫学,2014年从《教师博览》第四期闫学专栏《为什么要读经典》开始真正“认识”她的,随后经常阅读她专栏的文章和去她的博客学习。她是我最为崇拜和学习的优秀教师之一。

她为什么如此优秀呢?从下面的故事中可以找到答案!

2000年10月作为章丘市惟一的小学教师代表,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3个月的培训过后,闫学返鲁搭乘火车前的一件轶事能说明一二。那天,她累死累活地拖着一个大编织袋通过了检票口,满头大汗地赶到了列车前,乘务人员检查了她的票,没有问题。但就在她刚要上火车,要乘务员搭把手的时候出问题了。

    “你这么一个大袋子,装的什么?”乘务员问。

“书。”闫学有些自豪地回答。

“啊?这么一大袋子书,还想让我们白给你拉呀,办托运去!”闫学乖乖地办了托运。

      在那个大袋子里,藏着苏霍姆林斯基,藏着卢梭,藏着弗洛依德,藏着陶行知、叶澜、魏书生……

    二、内容简介

闫学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中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研究分析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这本书既可作为教师读物,又是班主任专业培训的优秀读本。

全书由序言、后记和五辑内容组成

自 序 世界上曾有过这样的班主任

第一辑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第二辑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第三辑 让家长也懂教育

第四辑 善于创造成功的预感

第五辑 站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

后记 雪落知春

每集又由6或7篇文章构成,作者文笔素朴优美,思考深刻犀利。

三、我的体会

我从2012年暑期就拥有这本书,由于当时没有坚持阅读,只是初略的浏览了一遍,所以没能很好的体会书中内容;2013年初,我开始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于是又重拾这本书,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再一次阅读,提炼了一些理论观点引导自己的实践。今年暑假第三次阅读这本书,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借这次机会,与同仁们进行分享和交流,请大家多多指导。

1、不忘初心——为什么当班主任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8年,担任班主任21年。虽然语文教学成绩不是很出色,但连续6年被白帽镇评优秀教师,获得了县级语文教坛新星、语文学科带头人和安庆市第一届、第二届语文骨干教师等称号;虽然21年的班主任工作只获得一次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但是我始终认为,我对班主任工作尽心尽力,而且效果不错!因为我在读小学、初中、师范时遇到了几位优秀班主任,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这是这些班主任的影响,所以我热爱班主任工作!

小学班主任教会我虚心,初中班主任教会我爱心,师范班主任教会我责任心——《三位恩师三颗心》

2、掌握技能——怎样当班主任

我很喜欢《班主任》杂志“怎么办”这个栏目,它能给我们班主任提供一些很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但是《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不仅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技巧,而且让我们懂了为什么这么做的一些理论依据,让我“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提高了育人的能力。 

    (1)三个不分

教师公正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教师公正与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时时感受到公正的孩子,他就会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接纳周围的世界,他的心灵会变得高尚;相反,一个常常感受到不公正的孩子,他会逐步丧失对他人的信任,他会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他的心灵会变得迟钝和凶狠。

也许一个教师的不公正,在教师本人看来并不至于那么严重,他也许以为孩子的心智还未能达到这“看穿”的地步,但实际上,孩子的心是十分敏感的,他们也许还不能明确分析其中的真相,但那种不公正的感觉却是明晰的,而且其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让他铭记终生。——《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举例: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不能偏爱,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了做到不偏爱,我在班级实行了“三不分”的管理思想,即“不分男女、不分好坏、不分贫富”。在我的眼里,没有成绩好坏的学生、没有家庭贫富的学生,也没有男女的界限,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是一样的给予关爱,尤其是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我都会一视同仁的给予“三次机会”,按照条款进行惩罚。

一次,我班小华和小海双休日在家打架了,导致双方家长之间都产生了矛盾。小华的妈妈为了给孩子出气,来到学校打了小海后,找到我强烈要求处理小海。小华和小海是邻居,小华的爸爸是一位乡镇干部,妈妈是一位经商者,家庭很富有,学习成绩很优秀,我和他们的关系很好;小海的父母在外打工,在家同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很困难,学习成绩一般。由于家庭环境和学习成绩的差别,小华的妈妈就有些看不起小海,在妈妈的影响下小华经常欺负小海。通过了解,这次小海先动手打了小华。本来是小海的不对,可是小华的妈妈来到学校打小海,是十分错误的。于是,我把小华的妈妈和小海的奶奶都请到了办公室,首先指出了小海的不足,不该先动手打人,然后我毫不客气的指出小华妈妈的错误——在没有同老师沟通的情况下,擅自来到班级打人!同时要求小华妈妈当着小海和奶奶的面赔礼道歉。可是,小华的妈妈一开始不愿意,我就耐心的说:“从个人情感来说,我们关系很不错,但是作为老师来说,你这样做法很不对,如果你不赔礼道歉,那么你的孩子就很难在我班立足了。现在有两条路你可以选择,一条是赔礼道歉,第二条是将你的孩子转到其他班级。如果你选择第二条,那就会是我们之间的友情破裂,你的孩子有可能其他班级因为你这样一个不明事理的妈妈而拒绝接受,你的孩子只好转学了!”在我一再的要求下,在小华爸爸的劝说下,小华的妈妈向小海进行了道歉。这以后,小华和小海的关系和好了,而且成了好朋友。

通过对这件事的处理,对其他同学及家长也有很大的触动,说我做事公道,不偏心!是啊,“三不分”体现了民主和公正,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就会自我习得自由和博爱。

   (2)三次机会

    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应尽可能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不宜于通过这种集体训诫的形式进行。当然,在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进行教育时,应针对事件的性质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节选自《怎样批评学生》

举例:

“老师,小明的练习没有完成!”当你询问家庭练习完成情况时,组长会这样对你说。

     “老师,小华同小江打架。”当你下课准备休息时,一个孩子跑来向你报告。

     “老师,毛毛把我的文具盒弄坏了!”当你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哭诉。

      小学生好玩好动,出错和犯错是在所难免,班主任每天都要经历这样一些细微的事情,那么怎样来处理这些“小事”呢?很多班主任成天就“淹没”在这些小事中,弄得自己身心疲惫,消磨了对班主任工作的激情。教育是慢艺术,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班主任要能正确对待出错和犯错的孩子。我在班级管理中,对这样的事情大多采取的是“先冷后热,三次机会”的方式,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新接手一个班的第一次班会上,我就告诉同学们对做错事或犯错误的处理方法:给予三次机会,即犯同样的错误不能超过三次!第一次登记:由班干对犯错的“人物、时间、事件”进行简要记录;第二次谈心:由班主任找犯错人进行座谈,提出改错要求和建议;第三次“会诊”:帮助犯错误的孩子找出原因,进行分析,写成说明书,同时与班主任签下再犯时的“处罚条款”。第四次犯错时就按照“处罚条款”进行,如果再有第五次或第六次,就会加大惩罚力度。

为了更好地使用“三次机会”,我会在第二次、第三次班会上,结合班级犯错同学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人不怕犯错,就怕犯错不改”的道理。

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对犯错孩子的三道防线的保护,大多数同学在“谈心阶段”就能改错,但是也有极少数孩子失去保护的机会,接受惩罚。不过处罚是首先就约定好的,犯错的孩子在接受处罚时也没有不满情绪,家长也理解和支持。

“给予三次机会”是班级管理中“人性化”体现,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助力器。

(3)、学会沟通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少不了与家长打交道。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不少班主任能得心应手,但是也有不少班主任却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新接收一个班级或者是新上岗的班主任。如果班主任老师同家长的关系融洽了,那么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觉得首先是帮助孩子树立平等博爱的观念,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第三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失去了家长的支持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再博学多才、灵活善变、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都是无用武之地的一块废材!

举例:与家长沟通六法

1、虚心学习法。2、真情感化法。3、期望效应法。4、换位思考法。5、金钱控制法。6、以静制动法。

一个班往往还存在坚信“棍棒下出孝子”,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长。一旦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就对孩子拳脚相加的,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与这类家长交流时,我们首先要沉得住气,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采用“告状”的方式。暴力型的家长往往会蛮不讲理,偏听偏信,刚愎自用,因此,我们不能自己乱了阵脚,要“以慢对快,以冷对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让一切的骤风暴雨在你的微笑和耐心面前失去“暴力”,他就会能心平气和的同你谈孩子的问题。

四、我的困惑

1、怎样教育留守儿童的家长?

许多在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常常是最省力省心的,因为这些孩子大都来自具有良好教养的家庭;相反,那些操心费力最多的孩子,又常常来自严重缺乏关爱与良好知识素养的家庭。可以说,家庭教育或者说家长的素质在儿童的成长中,尤其是儿童成长早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是当然的实施教育的主体;作为家长,当您把孩子送进学校,交到老师的手中,您也并非可以就此轻松,您肩上的担子和教师一样沉重。——节选自《让家长也懂教育》

    2、面对21世纪的儿童,怎样培养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呢?

    令我感慨万千的是,在培养学生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感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但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不但依然存在,而且非常严重。——节选自《培养对他人的义务与责任感》

    结语

教师的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你作为教师如果不当班主任,那么你的教育人生终将不完整,会留下遗憾!怎样当班主任呢?请走进闫学老师的著作《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当个明明白白的班主任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12: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