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所处地域经济较弱,大部分家长要不是在外地务工,要不就是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到孩子的学习。此外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等都存在着很大地差异,这样组合成的班级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我发现在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是能力强的学生不能达到更优,二是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
首先,我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成绩,要求学生自行进行“一对一”结合,即一名好学生搭配一名相对成绩差的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然后,根据“一对一”结合的结果,进行排座位。直接让这一组坐在一起。同时提出要求:好的学生要负责提醒差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在校期间的各项作业,最重要要负责给他及时讲题。在这个过程中,好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整理汇总复习了,差学生又得到了更多的教学。
其次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通过,观察好学生的上课回答情况,和提问差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一些基础题型,会不停地、多次提问差生,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成效。
在布置习题时,我一般都有两三道题是选做题,要求好学生必做,若有不会及时跟其他学生讨论或者问我;差学生可以不做这些题,但必须保证前面的计算类型的题必须全部认真做完。高年级习题多,如果逐一评讲会耗用大量时间,但如果只评讲部分习题,差生基础题并没有纠正。因此,我一般先将试题结果公布,然后学生自行订正。期间,他们可以让同桌或其他学生评讲,我不停巡视的过程中也给与讲解。最后只讲几道错误率最高的试题或者经典题型。
最后,每周只针对四名左右的差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利用的是除语数外的科任时间进行。
此外,还有两个是程度特别差的,针对他们,我对于他们课堂上的要求是,不睡觉和干扰到其余学生,可以看书阅读,可以练习书法,我有时也会给他们出一些二三年级的加减法的试题。同时,对于一些劳动任务,我会让他俩做得多点,比如帮我擦黑板,拿东西和收试卷,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注。总之,希望他们能比之前有些许的收获。
遇到的问题有:
1、“一对一”结对中,发现学困生太依赖好学生,逐渐丢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学生在学习中过于强势,不容学困生提出异议。这种情形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在学习之外的学校生活中也存在。
2、学困生的学业辅导,我现在主要是依靠学生之间的帮扶。好学生虽然能牢固掌握学习知识,但如何将学困生教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3、学困生在学校有学生和教师进行督促和帮助,但回到家里,缺乏家庭辅导。
4、我本身工作任务比以往较重,分配到学困生身上的时间少,难以保障辅导效果。
5、缺乏对优生的关注和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