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不是单一的付出
袁仕忠
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人民们不用像曾经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至少过上了温饱的日子。物质条件好了,自然会去追求精神财富。这时,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从古至今,教育都是亘古不变的社会话题之一,各种教育学家、哲学家都在研究如何让教育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革,需要的人才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教育者需要不停的奔跑,只有奔跑在学生的前面,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一、学习行程汇总
时光飞逝,今天已然是来到翰林小学的第四天,距离返程也仅剩下一天,在感慨时间短暂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抓紧每分每秒好好学习的决心。早上,有幸听了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感受到老师感染人心的亲和力,而不是威严的知识讲解人;在课间时,观看了翰林小学的课间操,并且观看了他们的兴趣活动;中午时,参与了“金墅湖学校、翰林小学中小衔接活动,看到了金墅湖老师精彩的演示课;下午,在未来教室观看了六年级的一节数学复习课;最后,有幸参加了苏州市德善书院在翰林小学的开班仪式,观看了两位老师授课,受益匪浅。
二、科技改变的不止是生活方式
在未来教室观看到六年级孩子们上的一节数学复习课。除了感受到老师扎实的教学能力之外,还深刻感受到科技不仅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让我们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直接让孩子用平板做练习题,平台直接分析数据,具体到班上哪个孩子做错了。老师再加以一对一点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孩子们更加感兴趣。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更是互联网时代。在各种事物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我们作为三尺讲台的主导者,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切实利用好方便快捷的教学工具,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必须落实在实处,多加训练。
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下午德育书院的开班仪式意义重大,其中李老师教授了一、二年级孩子学习《三字经》第一小段,有一句话让我陷入沉思,那就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养而不教育孩子,父母亲的过错;教育却不严格,那是老师懒惰。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教育问题分为三大板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大板块缺一不可。一直以来乡村教育改革永远说的只有老师跟进,教师队伍素质急需提高。却没人提过家长观念更新的问题。但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进入到乡村,乡村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密切关注,教师继续教育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我相信,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一直是在稳步增长的。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如果我们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很多教育工作根本无法推进。一天一共24小时,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时间顶多只有8、9小时,剩下的16小时,都是在家里度过。老师无法管理和教导孩子不在学校的时间。而家庭却是孩子第一任且永远的老师,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极强,如若家长未做好榜样,孩子也只会有样学样。在学校形成的习惯,回家便被打回原形。我们教育者在反思教育队伍的时候,家庭方面是否也应该反思下自己呢?
难道发达地区的老师学科学识就全部碾压西部教师吗?我想不尽然,我们进入翰林小学,能充分感受到这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其高。他们大多是博士、研究生,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可一关于孩子教育问题,千难万难,他们都尽量来学校参与。在家还担任好帮助孩子预习课文、监督读书、检查作业的责任。可反观我们乡村家庭,除了一大批的留守儿童之外,部分家长在家也不曾真正关心过孩子教育问题。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乐。一旦回家没有人监管和督促,他们自然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金钱固然重要,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小学这关键的几年,这个时候不帮助他养成良好习惯。那他长大了,还能改变吗?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好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风筝,只身在天空飞荡,随风飘动。有着大致的方向飞行,却少了正确的约束,难以飞回正确的轨道。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我们身为教育者,一直在反思自己,也一直在学习。家长们,你们也是时候应该醒悟反思一下自己了。只有我们互相配合,手拉手,才能让孩子奔跑起来,做一个知人性、明事理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