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湘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落水天》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21:4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落水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演唱《落水天》
教学目标: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
3.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广东、广西
同学们“粤”是哪个省的简称;“桂”是哪个省的简称。它们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音乐也有不同的特色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广东 、广西音乐。
二、演唱《落水天》
1.导入   
八十年代,广东流行歌曲在我国非常流行,你们的父母或许都会唱一、两首广东歌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落水天》。
2.初步感受歌曲
学生听赏歌曲 说一说歌曲表现的情感
然后学生用普通话读一读民谣 有同学用广东客家方言话读一读吗?
学生逐句模仿广东客家方言
3.学习歌曲
学生视唱歌谱
歌谱的节奏  X X ︱X  X。︱这种节奏有一种悲与叹息的感觉。
学生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方言有表情表现歌曲一唱一叹的悲凉感情
4.演奏  用竖笛吹奏《落水天》
注意气息,把握节奏X X ︱X  X。︱
三、听赏《旱天雷》
1.了解广东音乐
《旱天雷》是广东音乐传统曲目之一。  
什么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民间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的民族乐合奏乐种,风格明快活泼,音色清脆明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而富于变化,南方民间情调突出。
广东音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的气息。音乐绮丽精致,华美光彩,性格乐观向上。早期的乐器主要有:二弦、提琴、横萧、月琴和三弦五件成为“五架头”。后用二胡提高音乐并辅以扬琴、秦琴称为“三架头”并逐步代替“五架头”,使乐队音色更加明亮。后来又增加了洞箫、底子、椰胡、琵琶、三弦、低胡,扩大了表现力。
广东音乐大多篇幅短小,传统曲目无复杂的大套形式。有影响的有:雨打芭蕉,双飞蝴蝶、旱天雷、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2.听赏音乐的主题, 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有纽约的基本风格和情绪。
学生交流对音乐的初步印象:音乐的基本情绪(欢欣喜悦)、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演奏乐器(扬琴主奏)
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
交流音乐的表现的情绪      活泼欢快的
音乐大跳音程的艺术效果  欢欣雀跃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   优美流畅,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四、学唱《什么结子高又高》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  
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五、小结
学生说一说对广东音乐的基本了解。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广东音乐与广西音乐的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21:43:58 | 只看该作者
《槟榔树下摇网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七课听赏《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2.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难点:
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槟榔树下摇网床》,引入课题。
1.介绍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现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歌曲格调宁静,舒缓,旋律优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国风情。
2.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开始欣赏音乐。
3.听完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画面。)
 二、进行声音训练。(老师讲解要求,并进行示范。)
 要求:
1.身体放松,深呼吸,逐步体会歌唱要有气息的支持。
 2.关于发声方法及声音的位置:尝试半打哈欠,体会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头腔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在这样的状态下发声。
 3.钢琴弹奏练声曲,引导学生发“呜”音,要求口型圆,发声之前要有气息的准备,口腔找到半打哈欠的感觉轻声跟唱。
 4.分两声部进行发声训练,要求加强合作,营造谐调,柔美的共鸣效果。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旋律,要求划拍,唱准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对比,老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述的场景,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下一步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歌词。要求耳朵要灵音要准,节奏要准。
 4.老师检查学习情况,并请唱的好的同学做示范。
 四、再次欣赏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对歌曲情绪的深刻体会。
 五、尝试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训练。节奏音准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选音准节奏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要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六、小结:
师:同学们,《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优秀的合唱歌曲,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绪,深入体会歌曲的意境。同时要加强我们的音准,节奏的训练。祝同学们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0 2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